《阴谋与爱情》读后小感
读了席勒的《阴谋与爱情》,在五幕三十七场的曲折紧凑的情节中,在环环相扣又自然合理的矛盾冲突中,最吸引人的还是戏剧中的人物,在这里,有一股很强烈的冲动想去谈谈这些人物。
阴谋的缔造者:宰相,伍尔穆,侍卫长,弥尔芙特夫人
宰相,封·瓦尔让
这个人物在第一幕第五场中出现,颈上挂着枚十字勋章,勋章旁边还有一颗宝星。在前几场的戏剧中,有这样的侧面描写:“我真畏惧他哟——你那父亲!”这是露意丝的真心话,这位善良纯洁的姑娘从一开始就畏惧他,畏惧他什么呢?他有权有势,他随时可能迫害这一份美好的爱情;他可以为了自己的权势,不择手段,残忍可怕。正如我们的露意丝所害怕的那样,这位宰相曾经做过可怕的事情,迫害了自己的前任,先是用亲亲热热的葡萄酒将其灌醉,神不知鬼不觉的用地雷将其送上了天;如今,这位宰相正谋划着自己的阴谋,牺牲自己儿子的幸福,逼迫他赢取公爵的情妇,以此来攀附权贵,满足自己的虚荣欲求。
在侍卫长眼里,他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是他的同谋,同事也是一个让他欢喜的有能力作恶的老兄;在伍尔穆眼里,他是一位有权势的大人,可以让自己的那些小伎俩好好发挥,多疑狡诈却不难对付;在儿子斐迪南眼里,他是作恶多端的官僚,自己对他过去的所作所为清楚得很,同时,也是自己尊敬的父亲,当父亲迫害米勒一家,侮辱心爱的露意丝的时候,斐迪南眼中的父亲是十足的侩子手,完全失去了一个做父亲的尊严。然而,当受到了儿子威胁的时候,宰相放弃了来硬的,就像当初对付前任一样,用软记来对付自己的儿子,设下了“情书”的阴谋,转而换了一副伪慈善的嘴脸,在费迪南的心里,这又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了。最后,真相大白,从爱人露意丝垂死的口中做到了这都是父亲的阴谋诡计之后,父亲也就成了上帝的罪人,十足的魔鬼。
从戏剧中也可以看到这位宰相是可笑的,可怜的。当儿子指责他杀人凶手,应该“站在上帝的旁边”,接受他的审判,宰相却将这样的罪恶转嫁到了帮凶伍尔穆的身上,“该死的,向你!向你,魔鬼!——是你,是你设下的毒计。责任在你身上——我两手清白!”多么可笑而无力的辩驳。看见儿子垂死,大梦初醒的宰相祈求儿子再看一眼他悲惨的父亲,可是悲剧却是永远的失去了自己的儿子。
伍尔穆
这是一个聪明却狡诈的小人,第一幕第二场,他就出场了,“阴阳怪气,令人厌恶,活像是某个走私客从地狱里偷带进上帝的世界里来的——一双眯眯眼,贼溜溜的老鼠眼——头发火红火红——腮帮子向前伸得老长……”这样的肖像描写让人喜欢不起来,在米勒夫妇眼里,他是一个缠着女方父亲帮忙求婚的恶棍,甚至是狗。他在第三幕第六场里对露意丝的垂涎和威逼利诱让人气恼愤恨。这样一个诡计多端的文书,帮他的大人出了“情书”的奸计,不难看出他有想要占有露意丝的企图,可憎的好色之徒!他确实聪明,连邪恶的宰相都夸赞他说“我服你啦,恶棍!这一招算魔鬼的杰作。”可他在纯洁的露意丝那里是被认为可怜的,干魔鬼一样的差事是不会快乐的,在被带去断头台的前一刻仍旧诅咒着别人,没有得到一丝快乐!
侍卫长
典型的奴才形象,一个身上散发麝香的奴才,关心的是向陛下汇报天气,关心的是陛下今天穿的是一件鹅黄色的海狸皮袍子。写到侍卫长这一角色最精彩的在第四幕第三场,从斐迪南的谩骂中,可以了解到他是一个“点头哈腰,卑躬屈膝……记录你主子上厕所的次数……”的典型性奴才。面对斐迪南的决斗,他只是一味的躲避,逼迫不了几次就把事实和盘托出,没有半点儿城府,甚至是变相的愚蠢。就像斐迪南所说的“这样的人不值得浪费火药!”
弥尔芙特夫人
首先得承认,这也是一个美好的女性,她有德行和良知,面对公爵的老侍从送来的美丽珠宝,面对这些珠宝是用年轻生命当炮灰换来的残酷现实,她的同情心唤起了她的良知,她愤怒了,名人卖掉珠宝,把钱分给遭了火灾的穷人。她也认识到德行换来的荣誉比那些美丽的珠宝还要美,这是她内心美的折射。
可是这个美丽的女人也是有缺陷的,她曾经沉沦于荣华富贵,迷失了自己,她有很强的占有欲,为了得到爱慕的斐迪南而不择手段。同时她是个比较先进的女性,她能摆脱世俗观念的枷锁,勇敢的追求自由,是值得欣赏的。
阴谋的受害者:露意丝和斐迪南
斐迪南是公国宰相的儿子,侠肝义胆,对爱情无比忠诚,却嫉妒、多疑;露意丝,是米勒——一个自尊、自爱并宠爱女儿的乐师的独生女,天真无邪、单纯善良。女主角露意丝即便是在被奸人所逼迫下,写了一封违心的情书,而且被迫发誓出于自愿。最后,就因为她不愿违背这个所谓的出于自愿的誓言,而没能讲出实情,所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