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过时了吗?
鲁迅过时了吗?
文/无棋
前段时间在网络里,偶尔看到一篇模仿鲁迅先生的经典名篇<纪念刘和珍君>的文章,叫作<纪念郑筱萸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虽是游戏之作却深得鲁迅的神韵,足见鲁迅的文字是最犀利而有力量的.作者草流香对腐败者的无情嘲讽跃然纸上,让人大呼痛快.看到相同的文章,自然让我想起江南无水.他是因为文字的无能为力停下了博客的脚步,暂时不谈文字是否无力,也不谈是否有说话的自由与权利,而只谈激情燃烧过的岁月之后,是否我们应该就此沉默或者沉没.
曾几何时鲁迅文章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教师们重点讲解,考试里经常有相关的试题.然而这种局面却即将被北京今年9月1日即将试用的课改后的语文课本所打破,该课本删除了鲁迅与朱自清等经典文章,被实验的学生们在语文里再也读不到看不到也学不到鲁迅的文章.众所周知,中学语文课本承载的是一代人的教育重任,所选的文章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还要有知识性与时代的特色,教育发展到今天也是与时俱进的.有的专家认为鲁迅过时了,这是鲁迅淡出语文课本的根源.
我们都了解一个不容忽视的状况,那就是中国的教育,很多人一生的知识结构基本都来源于课本,如果课本里没有鲁迅作品,就会出现未来的一代"不知雷峰是谁"一样的尴尬.现在的人们的接受能力越来越强了,很多人对新鲜的事物甚至是同性恋都能接受,当然现在也不反对中学语文删除鲁迅,甚至只是将眼光只盯在了新添加的金庸先生的<雪山飞狐>的选篇上大作文章,于是"以金代鲁"争论不休起来,甚至很多人将金庸与鲁迅不停地进行比较起来,我觉得没这个必要.我只想问问那些专家,鲁迅过时了吗?
有人认为鲁迅先生的文章虽然好,但是一些语句思想对于学生来说似乎还是艰深难懂,于是觉得将鲁迅文章拿掉未尝不是件好事,也有人觉得鲁迅是泛政治化时代背景下的宠儿,现在的时代不必再强调鲁迅精神,不仅仅是大环境不需要了,而且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也有限,甚至有人都开始怀疑教师讲解水平有问题.鲁迅真的很难懂吗?事实并非如此,通俗的理解鲁迅是用文字救国的战士,就这么简单.那个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的人"走"了,谁来痛定思痛唤醒国人的麻木?
对于北京这次语文课本"以金代鲁"的修订是值得商榷的,鲁迅文章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不言而喻的,语文课本的地位与作用特殊,在当今泛娱乐化的时代,更需要严肃的文学与思想.正本清源,抓学生的素质教育,其意义不仅在现在而且也在长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定标准,不同的专家当然也会有不同的修改结果,对金大侠我们可以开明的接受,但是不能将鲁迅精明地"拿去主义",这主意是谁出的,真够高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