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好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台伊始就有新动作——从中央政治局开始,带头执行“八项规定”,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表明了中央转变党风、政风的决心。
其实在党的历史上,类似的规定也没少出台,但那时大多只是以中办和国办的名义下发文件,对下面提出要求,监督落实往往难以到位。这次就不同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层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并且制定了严格的督导落实机制,落实贯彻情况要向党中央汇报。这个力度就大了。俗话说:上行下效,党中央做出表率,下面自然就会效法。
从内容来看,这八项规定规范的主要对象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似乎对中央和国家各部委及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没有直接要求。但很显然,没有直接要求不等于和他们无关。可以预期,中央的八项规定出台之后,各级、各部门都将结合本地区、本不部门的实际,严格对照中央的八项规定陆续出台各自的相关规定及实施细则。
在中国这样一个法治尚不健全,人治思想尚有相当影响力的国家,要推动一件事情或者开展一项工作,自上而下的推动开展,相对比较顺畅,也容易取得实效,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工作作风将直接影响到下面同志的一言一行。所以在端正党风,转变政风方面,党中央积极做出表率实在是顺时、顺民的英明之举,其对于开创一种崭新的政治局面,营造一种内外和顺、上下畅通、生动活泼的政治生态,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精简会议和文件方面,上面开会少了、发文少了,那么下面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会议和文件必然也就少了,就可以使下面腾出更多的时间,研究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工作作风自然也就向着求真务实的方向转变了。
其实说句实话,许多领导干部本身也不愿意整天泡在“文山会海”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那一套,他们也烦,但是大环境如此,他们也没有办法,毕竟在官场领域“政治正确”比什么都重要,同上面保持步调一致则是政治正确的最直接体现,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上面部署了,下面就要落实,况且如果你只是“泛泛部署”和“提要求”,下面不得要领就只能虚以逶蛇地去应付,最后难免就会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
就像我们国家制定的许多法律一样,原则性的规定太多,具体的、细致的、可操作性强的条款太少,导致在实践中屡屡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其实不是我们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而是我们的法律太粗糙、太原则化,可操作性不强。
另外,一些领导的讲话也是,听上去仿佛面面俱到,实际上等于什么都没说,就是因为官话、套话太多,没有实质性内容,净用一些概括性的语言,讲一些原则话,让下面的同志摸不着头脑。这样的讲话政治绝对正确,不会犯错误,但对基层的指导意义实在有限。更可悲的是这些领导还自我感觉良好,下面一些同志也盲目的认为这样的讲话高明,有理论水平,滴水不漏。但对指导实际工作呢?恐怕就没什么价值了,如果再印发行文的话,那就是严重的浪费。
当然了,作为一定级别的领导人,他不可能把所有工作都考虑的那么详细,提出过于具体的指导意见,但你可以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啊,关键的是对一些具体的实际工作,你本就不应该随便发表指导意见。“路线方针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就放心地让下面的人去干吧,至少这样下面就少了一次“落实领导指示意见”的会议或行文。
我有一种预感,今后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肯定会比以往少许多。文/吕可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