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散文 >情感散文 >再见,青春

再见,青春

2013-03-13 08:53 作者:琥珀 阅读量:5291 推荐1次 | 我要投稿

静静地坐着,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似乎我们都没有时间对青春说声再见,不知不觉中青春似已经离我而去,就以一些不知是不是成熟或智慧的感知告别这个美丽的字眼吧。

大概青春期的特征便是青涩、单纯、阳光吧。所以会相信爱情,相信一切从教材中学到的可以相信的东西。可能又会相信太多而丧失自己的判断力。

青春期时,相信只要我们努力,机遇会砸到每一个拼搏的人的头上,会得到别人的肯定,社会一定是公平的,后来知道没有绝对的公平,努力可以得到升迁,投机也行。走在街道上,总想拥抱这个多彩的城市,现在有时会躲在家里,或者回农村老家,本能地远离喧嚣。少些抱怨,多些平静与坦然,安然自在。

青春期是不会认输的,凡事儿都喜欢较真,怀揣着并不现实的理想,要比别人优秀,受不了别人的侮辱,易动怒,和朋友每天打很长时间的篮球并不觉得累,然后痛快地喝酒,只为了那激情的岁月,不爱阅读,静不下来,现在喜欢了独处,闲思,平静地翻看各种书籍,懒惰的同时,并不想透支体力,有时间了选择慢跑与深呼吸,明白了有些事你本身无法改变。

青春的岁月相信爱情是纯洁的,友谊是珍贵的。所以会给朋友写信,并且去静静地等待回信的到来,很激动。如今通信变得如此发达,懒得写信,甚至发短信也会变成寥寥数语,加入了qq群,却没有人说话,所说的无非都是客套的含蓄,说与不说没有两样。身边的知己也剩不多,总在结交新的朋友,忘记不

太联系的朋友。其实,真正的朋友反而平时联系的不多。爱情也随之成了快餐,成了当下的奢侈品,似乎女孩子对于物质的要求明显地大于了精神的需要,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学会了比较权衡与世故。男人会被物化,认为所有的男人都是一类,只要会无限的付出,直至被物质和小情调所打动。所谓的独特,才气,统统见鬼。

小时候会认为除了厕所之外世界的所有地方都是干净的,慢慢地知道整个社会也就是一个大观园,只有门外的石狮子在轻轻叹息了。

从前会觉得独立是一个人长大的标志,所以不爱回家,觉得长辈很乏味,后来明白,自己迟早也会变成一个乏味的人。也从长辈身上看到了那个时代留下来的品质。我们的时代似乎没有继承多少优秀的东西,自然除过对名利的追求。

青春期时没有钱一样会很快乐,也会节省一点儿去买运动鞋,参加工作后有了工资,就可以较自由的支配,后来买了房,才终于发现明显地囊中羞涩,发现任何的商品会分很多档次,一不小心就被奸商们欺骗,但还是没有养成货比三家的习惯。

这些一点一滴便是青春的代价吧,有磕磕碰碰,也有欢喜,有收获,有遗憾,但这就是我的青春,它如此独特,不可复制。不知这些算不算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依然感恩生命,继续寻找。

没有自怨自艾,抱怨命运多舛,无人陪伴,还是依然洒脱,豁达并平静地写下这些随想。听了汪峰的《再见,青春》,似有些悲怆与无奈,也许只有经历过挫折与痛苦的考验才能流露出这些沧桑。和着这首歌告别青春吧!。

我们所需要做的是收拾好行囊,迎着朝阳勇敢地出发!

“再见,青春,再见美丽的疼痛;再见青春,永远的故乡;再见青春,再见灿烂的忧伤;再见,青春,永恒的迷惘。”

其他人在看啥

    《再见,青春》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