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的方向
嘉陵江畔,绿树披纱,雨亦濛濛。我却觉得天气刚刚好,正适合去看望一位老人,他是人民的儿子,在风雨里起落,在风雨里坚韧。“小个子”不是他的写照,伟大不是他的生平,唯有那风雨压不倒的魄力诉尽他的光辉,全世界都向他低头低头,他就是邓小平。他征服沧桑,世代流芳。
110年前,也许这里还是一座山村;110年前,谁也不会料到这里将诞生一位世纪伟人。这里就是红色故乡,邓小平的家乡,而此刻我们正在他的院子里,一路讲述着《春天的故事》。一路绿树成林,雾雨袅袅,一步宽的小道十分整洁幽静,让人不敢高声语,恐怕打扰了这位老人的小憩,仿佛他就在这里,就在我们身边。百年黄葛树在烟雨中矗立着,树干历经沧海桑田,风云变幻,沟壑满身,依然绿着,延续着春天的故事。枫叶红透了,就像是在赞颂他的主人,为他骄傲的飘摇着。
慢慢走来,不知不觉的就到了邓小平陈列馆。陈列馆内到处都在诉说着邓小平的一生,那是艰苦岁月的磨练,是自强不息的奋斗,是气势磅礴的征服,是光辉聚拢的辉煌……我在一段路边停留,这段路以16岁为起点,渡洋穿欧垮越亚洲,因留学而去,留学是一个少年的梦;以打工结束,打工是一个少年的梦魇。但是他不诉苦、不流泪,坚持走下去。于是这双足迹从稚嫩变得成熟,每一步都是那么坚实,以至于回首来时路,步步都历历在目。雨雪冲刷不去,风沙掩藏不了,每一步都踏在人民群众的心里。展柜里陈列着一双皮鞋,即是干干净净却也掩藏不了它的年代及沧桑。它是邓小平曾经穿过的,它肯定没有见证过邓小平留学路上的艰辛,但绝对见证了他的勤俭。就像那件毛衣,虽是缝补无数次却跟他风雨同路20年,像亲人给他温暖和陪伴,何其有幸!而那块表面布满裂痕的手表,是上海分局书记刘晓赠送的,见证了他分分秒秒的忙碌。我希望每个人都有一件这样的“毛衣”,或者这样一双“鞋”,或者是这样一块“表”,时刻警醒自己“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时刻警醒自己脚踏实地,时刻拼搏。伟人尚且如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邓小平一生三起三落,人称“打不到的东方小个子”。人人为他三落三起的传奇般的人生经历所震撼,我却在这段路上看到他的淡泊,起时居庙堂之高忠心为国、一心为民,落时处江湖之远不畏淫威、不忘修己。名利不收那都没关系,更何况那都不是他所欲,他一心为国,哪曾分半点心思与它们。他恪尽职守,不惧“四人帮”燃起的邪火,即使针锋相对,也要拿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魄力与勇气!他善于修养身心以待时机,即使被放逐江西,也不抱怨时运,只是读书写字,默默关心着时事。直到毛泽东有意提携,请他出山主持大局,他也只是为救国民于水火,迅速投入工作,大刀阔斧的改革,纠错纠偏,政治稍显清明,经济恢复。我感佩于他的雷厉风行,感佩于他保持着战火年代的刚勇,也感佩于他为国为民的纯洁,不被“糖衣炮弹”所包裹!
由此他渐成一柄劈荆斩棘开创新纪元的利剑。他大胆改革开放,建设经济特区,破解重重阻力施行市场经济,创新一国两制,适时收回祖国领土香港澳门,祖国上下一片欢呼。他的改革深入到本质,为一代又一代做了榜样。是他缝补了我们千疮百孔的祖国,为她注入一泉活水,滋润后代万万年!而作为学生,我安心的享受着他的心血成果,在这样安定的学习氛围浓郁的校园里学习,更加感动于他对教育所做的如春风化雨的工作,那就是恢复高考。我从这条路上走来,已经能够深刻领会到中断了11年的高考恢复地那一刻知识分子的兴奋与感动,他们准备迎接学术界的春天!而我们知识的海洋也少不了他们的智慧的点滴汇聚,学术界的光芒靠他们发散,我为此万分骄傲。
在“社会主义建设”那样模糊的年代,他摸着石头过河,“黑猫白猫”带着中华民族捉住丰硕“老鼠”,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的有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他业已长眠,长眠于春天,春天的故事继续翻开一页页新篇章。
他站在时代巅峰,看尽历史沧桑,透过层层雾障把一个崭新世纪的风云和前程尽收眼底。他用那睿智头脑,过滤了漫长岁月的沉寂与忧郁,汇聚起亿万人民的千年夙愿与希望。他那一双力挽狂澜的大手,砍断了一条条桎梏思想放飞的枷锁藤蔓,为一个崛起的中华民族绘就了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