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过教育也出事”只因权力太自由
权力失范,公权私用,这是腐败发生的原理。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如何编好笼子管好权,让权力运行不脱轨、不偏向,成为当下反腐倡廉工作亟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4月7日,中国新闻网)
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是我们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保证。党员干部工作能力强不强、工作态度好不好、思想作风硬不硬等,都直接与干部日常教育密切相关。坚持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也是我们党提升执政能力,增强群众满意度的重要基础。
然而,事实上,任何贪腐的领导干部,出事之前都接受过教育,有的甚至还是“端坐在台上”的教育者,他们仍在权力面前败下阵来,确实令人遗憾,也增加了大家的不解。受过教育也出事?那同不教育有何不同?教不教育一个样的思绪难免在一定范围内蔓延。
但笔者认为,“受过教育也出事”并不等于教育无用,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以党风廉政教育为例,就是为了通过正面引导、反面警示,增强党员的廉政自律,在腐败面前有“抗体”,经得起诱惑,守得住清贫,不断筑牢拒腐的“防线”。“受过教育也出事”只能证明失去约束的权力太任性,光靠干部自律还远远不够,走单一的教育预防腐败路线不可靠。
在八千多万的队伍中,出事的党员毕竟只是少数,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出现一些违纪违法的现象也符合常理。然组织培养一名干部确实不容易,尤其是像万庆良、仇和、季建业这样的“政治明星”,他们落马不仅毁了自身,也对组织造成很大的伤害。对党员的廉政教育,就要以尽可能减少涉腐分子为奋斗目标,为“减少一名算一名”而不懈努力,使教育发挥出最大价值。
任何贪腐的领导干部,出事之前都接受过教育,证明了我们现在的廉政教育还有诸多不足,还有潜力可挖。在尴尬的现实面前,对党员的廉政教育不仅不能少,反面应该加强,进一步提高干部的自律能力,增强反腐败的内生动力。(孙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