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随笔 >生活随笔 >土家山村之神仙堡和鹰山

土家山村之神仙堡和鹰山

2013-11-07 11:34 作者:土家老村 阅读量:402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村东头的一处孤峰,高耸入云,仅有一条砍柴小径可通山顶,山顶怪石嶙峋、荆棘丛生。

山的最高处,一尊座椅式的巨石不偏不倚的矗立在三个突兀的岩石上,下面的岩石缝中顽强的生长着一棵碗口粗的青树,如同一柄大伞遮盖着这尊巨石座椅。令人惊奇的是,这尊巨石座椅居然是活动的,显然是块“他山之石”,那么这块巨石究竟来自何方,又是如何被搁置在这山顶的呢?多年来一直困惑着山脚下的乡民们,虽然后经地质队推测,认为巨石是第四冰川期地球活动的产物。但乡民们仍旧半信半疑,缘由便是先辈们的口口相传这一切都是神仙而为,故乡民们称这座山峰为神仙堡。

这里的土家乡民们,在他们的心目中,大山、河流、植物、动物等,都有其神秘性质和神奇的能力。于是神仙堡也成为了他们心目中的神的化身 ,多年来乡民们都是把它当作山神来祭祀。

享受同等待遇的还有不远处的另一自然景观,鹰山。

站在神仙堡巨石上朝盆地中心放眼望去,一主峰与相邻的两处山峰连在一起恰似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近观这只“雄鹰”的头部,还有三个天然洞穴正好处在鹰脸的三角区域构成“雄鹰”的口和双耳。据传施南望族康家的一精通风水的秀才途经此地进京赶考时发现了这一山势形状,于是给此山取名鹰山,山脚下的那块小盆地也因此得名跃鹰坪。

无独有偶,鹰山最突巫的山峰上也生长着一棵大青树,只不过此青树比神仙堡上的青树粗壮的多,要数人合抱才能围得住。村里的老人也不知道大树究竟有多少年月了,大家都叫它古树。此山也是石山,并且山上溶洞密布,四通八达的溶洞把整座山都掏的空空的。古青树照样茁壮成长在这缺土少水的地方,并不逊色于其他寻常地方长出的树木。老干虬枝、旁迤斜出到悬崖外,显得格外突兀,如同一伫立在鹰山上的沧桑老人默默注视着山脚下蜿蜒曲折的施巴古道。

在我们这土家小山村里,特殊地形条件下长成的古树格外引人关注,何况古树所在的鹰山被认定是此地的龙脉所在。古树是否枝繁叶茂与此地繁荣兴盛与否息息相关起来,乡民们绝不允许有人做出任何有损该树自然生长的事情,哪怕是古树上出现的朽枝落叶也不许有人把它捡回去当柴烧,而是任其自然朽烂。

乡村人家出现多病多灾的小孩子,于是就有“先生”建议这个小孩拜这棵古树为干爹(四川、重庆地区称干爹干妈为保保,希望保佑小孩子平平安安的意思),希望小孩能够在古树的庇护之下,避凶趋吉,健健康康成长。

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此地成了公社机关所在地。上面派来的人选中了鹰山背脊上那块地。接下来便是建筑队进驻,整日在鹰山上开山放炮,用推土机推平了山脊。相继在鹰山背脊上建起了公社办公大楼、广播站、电影院等等机构,鹰山山堡俨然成了公社的行政办公中心所在地。但此时的鹰山已经变的面目全非,除这只“雄鹰”背脊上徒增众多的人造工程外,采石修路还让飞翔的“雄鹰”永远折断了翅膀。自此以后“雄鹰”彻底消失在乡民们的视野里,行政上的跃鹰公社也终归没能飞远,

奇怪的事情还在后头呢,此地公社撤掉后,小山村从此一蹶不振,发展陷入沉寂。细心的乡人也发现鹰山堡上的古青树渐现枯萎之像,几年后古青树便变成了一根“枯藤老树”。

有人说古树之死是当初建公社坏了龙脉的缘故;也有人说古树的死是此地的不详之兆;也有人说古树的死和鹰山上修建的大蓄水池阻断了地下水有关……诸如此类的说法在乡民当中纷纷传开。

我还是比较赞同蓄水池阻断地下水之说,鹰山虽然是石山,原本山上森林还是很茂盛的,充分说明山上还是有不缺水的。后来的开山凿石、毁山建房,而且还在鹰山山脊最高处建起了一个大蓄水池。一遇上上干旱少雨时节,古树所处的鹰山最突兀峭壁前端,缺水亦在情理之中,因此古青树因缺水而枯死是解释的通的。

到头来鹰山上的这个古青树保保(干爹)连自己的命都没保住,看来小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交由它来护佑只是乡民们的一厢情愿和美好期许而已。

其他人在看啥

    《土家山村之神仙堡和鹰山》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