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随笔 > >《私人定制》观后感

《私人定制》观后感

2014-03-11 23:04 作者:张氏 阅读量:4748 推荐1次 | 我要投稿

等待已久的冯小刚贺岁大作《私人定制》终于在网络上免费观看了,去年年底没能去电影院看上,往后也没有在视频网站上冲会员的习惯,所以就巴巴等着它免费,方才“一睹为快”。看完后,就觉得有点庆幸了,掂量着那一百块钱的电影票也是血汗钱,到头来看了一教育片。

话说了,很多人又得不高兴,因为中国人认为一个人有一段是好的,往后一切都会是好的,这都是带着五色斑斓的眼镜。

冯大导曾经在宣传上都是信誓旦旦的说《私人定制》是一部贺岁喜片,我一想敢情好啊,冯式的幽默,葛优大爷的诙谐,《私人定制》料味十足。

如果电影只表达一种情绪的话,那单纯喜剧,无疑周星驰的电影是一个极致。但现在的电影人往往想做一个喜剧,却在里面加上自己以为可以教导人格思想和讽刺社会生活的一种伟大元素,可最后观众没笑出声却更痛恨这个社会了。

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电影已经流行一部电影分成几个故事的构架了,《私人定制》分成三个故事,后来《北京爱情故事》也是。但无疑人家的《北京爱情故事》却始终贯穿着一个主题,那就是爱情,虽然地气不足,可是情感还可以,人家卖座。

冯导的《私人定制》三个故事,刚开始的第一个“性本善”,咋一看标题,呵,估摸着还挺朴实。往后一看,得咧,说了官场上的一套中国当清官人的不容易。碍于中国式的电影核审,冯导还是很大程度上含蓄了很多。像美国式的,估计得石沉大海,所以基本上还要奉承一下中国政府官员,清正已不易,那能不吃肉。

这则故事的亮点无疑是葛优最后的一句话:不犯错误,也不作为,也是腐败。

第二则故事“一腔俗血”,我直接是毫无兴趣,多半我没领悟到有钱人也是一种俗的境界。

借以佛理来理解,我们本就在俗世里,皆是俗人。

最后一则故事“有钱”,多半我也没有兴趣,感到意外的就是宋丹丹的出演,网络上近来都说土豪,多是男的,敢情女土豪也这般“土”。

“官员包养情人”“有钱人附庸高雅”“土豪”网络新闻上最近的热点话题全给冯导圈在电影里了,这暗讽,这点拨,这含义。

不得不说冯导的良心用苦,多少我们都是看得到的,诚意十足。

王铮亮的《时间都去哪了》的确值得赞,我们应该把某一些感动都留在心中。

电影最后的四位主角所说的话,我想中国环境资源乃至世界环境资源部都可以照搬的来做宣传片。

爱环境,爱地球,爱家,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觉悟。

其他人在看啥

    《《私人定制》观后感》的评论 (共 1 条)

    • 张氏:写的不错,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