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从“三礼”到“三理”——也说孔子、朱熹、蔡元定

从“三礼”到“三理”——也说孔子、朱熹、蔡元定

2014-03-30 15:28 作者:灯下偶记 阅读量:317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孔子之伟大,人人都知道;朱熹之伟大,许多人还是知道;而把蔡元定也排在这里,恐怕许多人是不明白的,或者持有反对意见!

因为孔子太伟大啦!谁敢与孔子站在一起?朱熹算是有这个份量的人。那么朱熹有多伟大?我想借用国学专家的评论进行说明,国学专家说:“北方有孔子,南方有朱熹”!可见,朱熹是够格的。但是,这两个人在时间跨度上是很大的,孔子是出生在“春秋战国”时代,朱熹是出生在“南宋”时代。即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朱熹(公元1130~公元1200);也就是说,孔子去世了一千六百零九年后,这位朱熹才出生的。

朱熹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哲学史上最主要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之一。他的学说被后世称为“朱子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也就是说,后期封建社会“科举”的答案,是以“朱子学”为标准的。他把中国古代文化的“三礼”,变成“三理”。而这“三理”的忠实实践并富有成效的人,是朱熹的三大门生,即蔡元定、黄干、陈淳。

蔡元定(1135--1198)字季通,号西山,谥文节,赠少傅。今福建省建阳市麻沙人,著名的蔡氏九儒之首,理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

黄干(1152~1221字直卿,号勉斋,宋福州闽县(福建福州)人。年轻师从朱熹,后来成为其女婿,被朱熹视为道统的继承人。

陈淳(1159~1223)字安卿,人称北溪先生;南宋理学家。漳州龙溪(今福建龙海)人。他是朱熹晚年的得意门生,理学思想的重要继承者和阐发者。

有了以上“人物出场”的介绍,现在就可以回过头来,浅谈“三礼”及“三理”。

我们知道,孔子不仅谈“仁”,而且也强调“礼”。如“克已复礼”(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西周之礼)。还有“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译文——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这是孔子再次向君子提出三点要求,即“知命”、“知礼”、“知言”,这是君子立身处世,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学习孔子这几句话,要注意二个问题:其一孔子说的“命”不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算命”的命;民俗专家说,我们现在的“算命”——用八字算命是在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才有的;而形成算命的学问却是在唐代(618—907年)。所以说,在孔子的时代,还没有用八字来算命的事。孔子所讲的命,用我们现在的语言表达,叫做“时代的发展趋势”。其二孔子说的“礼”即“周礼、礼记、仪礼”——形成中国文化的“三礼”。

然而,孔子说的“三礼”,随着历史的变迁,成为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东西。当历史走到宋代,朱熹这些理学家把“三礼”变成“三理”。当时社会要求考取功名的人(知识分子)要懂得“三理”。那么,什么叫“三理”呢?就是“医理、命理、地理”。

这“三理”是由“礼”和“孝”的观念总结出来的。具体来说就是,父母病了,自己要懂得护理,这就要懂医理;“父母之年”——要懂得算命,父母那年有问题,儿女们要特别小心;若父母去世了,要找个好风水,要懂地理。

朱熹及其门生,在医理、命理、地理的“三理”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他们不朽的“代表作”(上网查资料便知)留存于世,有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其他人在看啥

    《从“三礼”到“三理”——也说孔子、朱熹、蔡元定》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