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有无之间做好班级管理

有无之间做好班级管理

2014-09-08 12:26 作者:孤独树 阅读量:276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班级是学校基本的管理单位,班级管理的质量直接决定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质量,笔者认为,班级管理要遵循三无三有的原则,有无之间,游刃有余,做好班级管理。

其一为无痕,有专家说,最好的教育是没有痕迹的教育,不动声色的教育才是最有教育效果的教育。武学中讲,无招胜有招是武学中的最高境界,也是这个道理。

做到教育无痕,班主任必须做个有心人,所谓有心,就是班级管理要有理念、有规划、有思路、有章法。要做到有心无痕,就是要把班级管理的这些理念、思路、规划、章法,不动声色、了无痕迹的实施实践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而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管理效果。比如唐景艳老师讲的北京拓展活动,李金池校长讲的野外徒步行军训练等等。虽然开展这些活动,耽误了一些学习的时间,但却能极大的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班主任老师的号召力、亲和力,让学生们从成功的体验中获取前进的动力,从失败的经历中磨砺意志力,从而激发出无穷的战斗力,提高学习效率,我想,这应该就是我们校长所说的,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所在。

其二为无声,所谓无声,是指我们的教育活动不能只是空泛的说教、空洞的大道理和苍白的指责。而应该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所谓身教甚于言教,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这个道理。

无声的前提是有爱,怀着一颗对教育的热爱之心,要求学生做到的, 必须首先做到;怀着一颗对教育的热爱之心,必须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般的呵护与关爱;其实,对一个人最大的伤害,并不是打骂,而是漠视和视若无物。我们的班级管理、学校管理一定要体现出对学生的爱。只有我们体现出爱,学生才会因你的爱收获温暖,并回报我们以温暖。教育者的有爱,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宽容。学生是未成年人,是成长中的人。犯错误是必然的,也是成长中的代价。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做为教育者,伸出温暖的手,陪孩子走一程,因为他们毕竟只是孩子,因为他们所犯的错误大多也只是无心之过或者是成长阶段中出现的问题而已。

其三是无怒。所谓无怒,就是指作为班级管理着的班主任不能轻易动怒,一怒千里,怒不可遏。发怒是无能的表现,是缺乏智慧的表现。它并不能带来对学生真正的威慑,带来的只能是学生的轻视和变本加厉的激怒你。林则徐讲制怒,就是这个道理。要做到无怒,就要有一颗湖泊般宽广的胸怀,相信孩子们所犯的错误都是成长中的错误,不是故意冒犯,更不至于十恶不赦,也就是上边提到过的宽容。但仅仅是宽容,也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法。

这里的有法,首先是有法度。即班级管理中的规章制度,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班级也要有班级的制度。班级的制度,制定要民主,执行要严格,更要体现正能量。既要做到违法必究,又一定要体现问责的本意。一定要注意不要因为处罚而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很多时候,学生们走向了我们的对立面,就是我们处罚不当所致。要知道,过激的处罚,只能事与愿违,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初中阶段的孩子们,很情绪化,很要面子,更多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深处,并不是为了前途而学,而是为了面子而学习。

有法的第二个意思是要讲方法。班级管理一定要讲方法,只要努力,方法总比困难多。陶行知四个糖块的故事和孙明霞老师处理早恋问题的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的好方法。相信这么一句话吧,很多时候,让我们面临困境的并不是我们的能力不够,而是我们是否去尝试着转换一种思路,当我们转换了一种思路,也许一切就会变得豁然开朗,云淡风轻。

无痕、无声、无怒,有心、有爱、有法,有无之间,决胜管理!

其他人在看啥

    《有无之间做好班级管理》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