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桃花红(小说/二)
又见桃花红
(二)
农村的空气清新、纯净、宁静,鸟儿在枝头不停地"吱吱"唱歌,伍阳一觉睡到大天亮,抬手看了表,九点了,懒洋洋地爬起床,踢踢踏踏地下得楼来,刘家的人除了月儿的母亲都不在了。
伍阳往院坝一看,心中一热,长长绳索上随风轻轻飞舞的全是他的已洗干净了的衣服。
月儿背着一背篓猪草回来了,她的头上冒着汗珠,齐肩的头发又黑又亮,脸上红扑扑的,闪着动人的光泽,见了伍阳,冲他腼腆地一笑。
伍阳看着她走上堂屋,把猪草一古脑儿倒在有些坑坑洼洼的地上,走上前去搭讪说:"你看你帮我把衣服洗了,太不好意思了。"
月儿笑了,坐在一根矮板凳上,顺手在堂屋的神龛下抄来一块小木板垫在地上,,抡起一把大菜刀如行云流水般地"喳喳喳"地砍起猪菜来。
把个伍阳看得走了神。
"伍大哥,看过砍猪菜吗?"
"没见过。"伍阳回了下神,老老实实地说,只一会儿,月儿挥舞着砍刀便将打来的一堆乱草砍得整整齐齐,细细密密,伍阳心里又感触起来:农村女孩不容易啊。
伍阳进厨房去漱洗完后出来见月儿一地的猪菜已砍了大半,正在装进木桶里。
"我下午要回镇上去了,把它煮好,下半年肥猪出栏了,家里就好过点。"月儿见伍阳望着她,边撮猪菜边说。
"刚好,我下午也去镇上,我们一块走吧。"伍阳记起昨天忘在镇上一个包。
"伍大哥,20里路呢,你走得动吗?"
"你把我当谁了?花花公子啊。"伍阳挺了挺胸说,感觉自己把身上的排骨都挺出了许多。
秋天的阳光和煦而温暖,并不特别烤人,乡间小路边处处盛开着野花,两旁的高梁蓬蓬勃勃地比人还高,走在中间,伍阳有一种返朴归真的思绪。
月儿轻盈地迈着步子,她美丽的脸上红润、光洁,健康而富有弹性,城里的姑娘这样的年龄涂脂抹粉,早都看不清原来的模样了,伍阳心里驰骋起来,这姑娘若是跟自己生活在一起,倒不错。
"月儿,你哪个学校毕业的?"
"财校。"
"农村女孩到你这个样子不容易吧?"
"是呀,能念完小学都不错了,村里读书要走十七八里路,再加上穷,一般人家都只送男娃上学,女孩子上个二三年级都回家帮忙做家务,到了十八九岁就嫁人了。"
"那你父亲还挺开明的啊。"
月儿的脸上绽开了笑容,"我爸说他这辈子最遗憾的就是书读得太少,所以他说砸锅卖铁也要让我和弟弟上学,考学校离开这里。"
"你还挺争气。"
月儿若有所思地摇摇头:"本来我想考大学的,但家里太苦了,爸妈一年苦挣苦熬下来也不过几百块钱,供我和弟弟同时上学太难了。"
说着,月儿眼圈就红了。
"有婆家了吗?"伍阳见她难过,换了话题,做出一付比月儿年长的模样,笑眯眯地问,心里却有点莫名的紧张。
月儿脸一红:"没有。"
伍阳松口气,又为自己的心态觉得有点可笑。
"想找个什么样的人?对伍大哥说,我帮你介绍。"伍阳大大咧咧地拍着胸口说。
月儿笑了:"'我可不想这事。"说完,问伍阳道:"伍大哥,嫂子是干什么工作的?"
伍阳抓了脑袋:"我还是单身汉呢?"
"唷,你这么大年纪了,还没结婚啊?"月儿睁大了眼睛,感到意外。
伍阳哑然失笑:"我有那么老吗?我还从心里觉得自己挺青春呢。"
月儿欢快地笑了起来,她的纯真感染着伍阳,有这样一个女孩子陪在身边真好,伍阳的话闸子打开了,他把自己所能想起来的话题都发挥了出来,月儿十分崇拜地听着,心中对伍阳充满了尊敬。
伍阳想不到自己竟如此能说会道,一时间有找到了感觉的飘飘然。
"伍大哥,你来咱们村里准备干点什么?"
"帮困扶贫啊,带领乡亲们种烤烟啊,修公路啊。"正在兴头上的伍阳信口开河。
"修路?"月儿的眼睛发亮了,放出了光芒,这是她梦寐以求的事情啊。"伍大哥,你要是能帮村里修条路,那你真是积了大德了。乡亲们听了可不知多高兴哩。"月儿兴奋地说。
伍阳顿觉失口,他为自己不负责任地瞎吹多少有点后悔,忙说:"这可不是一般的工程,需要很多很多钱。,,
"是啊。"月儿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路不通,村里一辈子都别想富起来,其实我们村到镇里没什么山阻隔,修路比一般的要容易得多。"
"关键是钱。"伍阳强调说。
"我常常想,以后我要是有钱了就投资来修路,然后再盖一所学校。伍大哥,你真的要帮村里修路吗?"
"只是想法。"伍阳连连说:"只是想法,要看条件是否成熟?"
"?"
"譬如说钱是否能到手啊等等,问题很多。"伍阳赶紧把话收回,月儿听了,有几分失望,但仍然很高兴,伍大哥说的话,她信。
两人一路走着,聊着,伍阳奇怪自己对这个年轻而美丽的姑娘竟没有一点陌生感,月儿大大方方地走在他身旁,不断地告诉他一些村里的趣事,伍阳感受着她青春溢放的气息,心里对这个明快、纯真的姑娘愈发地产生了好感。
到了镇上,镇里通知伍阳让他在镇上学习三天,正打算派人去通知他。
同来的几个人见伍阳陪着一个漂亮姑娘走来,暗地里打趣让他上,伍阳嘻嘻哈哈答应着,心里明白若真娶了这姑娘,以后调动的事麻烦着呢。别人在镇里培训结束之后都返回了村里,他却坐车回了家。
这次回城不知什么力量驱驶,伍阳接连见了三个姑娘,最后他与一个在银行工作的姑娘见了第二次面后就匆匆返回了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