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文化点评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015-06-17 10:55 作者:不夏不秋 阅读量:4015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按照一般解释就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按照民俗学对传统文化的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四种: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本文即在这四种分类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这个话题进行探讨。

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我们当代的文化并非凭空产生,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西方文化综合作用的产物。由此可以推论,传统文化对于当代社会及其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当然,客观来讲,传统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的影响作用有其正面价值,也同时存在负面作用。在这里,本文主要对其正面价值进行探讨。

正如上文所说,传统文化按照民俗学的观点进行分类有四种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首先,从传统习俗来探讨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所谓传统习俗,传统定义给出的解释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其形式包括传统节日,传统礼仪、传统服饰、传统饮食习惯等。传统习俗是是传统文化中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种传统文化形式,是一种行为准则,对人的行为具有指导和制约的作用。以传统节日为例,某些节日传承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但在民间仍旧可以看到这种传统节日所遵循的古老仪式。如传统春节,传说由虞舜时期兴起,至今有上千年历史,在当代社会仍然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依旧保留着古老的仪式,如春节拜年习俗,就是这种传统节日古老习俗的一种生动体现。传统习俗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在当代社会有重要价值:一是传统习俗可以起到维系人们之间情感的价值。如上文提到的传统节日就可以体现这种价值。如春节、元宵节、等在内的传统节日所蕴含的阖家团圆的思想,在当代社会依旧传承着这样的理念。二是指导制约人们的行为。传统习俗可以起到行为规范的作用,在道德和行为上对人们提出规定并指导人们的生活。当下社会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风气败坏,道德底线丧失的现象归根结底是对传统习俗的抛弃所导致的社会失范现象。因此,当代社会要在传统习俗中寻找价值,维系人们之间的情感纽带,规范人们的行为,这至关重要。

传统建筑作为传统文化的另外一中形式与课程所学内容联系最为密切。其实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到,对于传统建筑,其对于当代社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传统建筑中蕴含的建筑思想对当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性作用上。如课程所学,中国传统建筑具有四大成就:“一是具有高度的人文关怀,二是具有高超的土木工程技术,三是杰出的环境处理技巧和美学意识,四是辉煌的建筑成就”。从传统建筑于当今社会的价值来说,传统建筑的人文关怀理念更值得借鉴。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强调人居环境的舒适。堪舆文化作为古代研究人居环境的一门学问,至今仍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对当今的建筑文化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联系当下中国实际情况,从城市社区到乡村社区都出现了一系列的人与环境不协调的问题,例如城市社区当中的楼盘设计,室内装修花费巨大却忽视人居环境的舒适,公共空间不考虑人与环境的关系造成公共建筑设施不伦不类,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诸如此类问题我们可以在传统建筑当中寻找现代建筑可以借鉴的建筑思想和建筑理念,改善人居环境,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营造舒适的工作生活空间,使我们现代的建筑能够更加科学、舒适、美观。在对传统建筑的研究学习上,一方面要看到传统建筑取得的成就,尊重传统建筑,另一方面要体会和学习传统建筑思想和理念,借鉴传统建筑技术,指导当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当然,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价值发掘不仅仅要着力于当代建筑领域,传统建筑所蕴含的思想理念对我们当代人们的生活也同时具有价值指导作用:关注人,关注人与环境的和谐。这是当代每个人都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学习到的东西。

传统文艺主要指包括古代文学、文学作品、传统戏曲、绘画、乐曲等在内的艺术形式。中国传统文艺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结晶,既包括诸子百家的学说著作,后世传统经典文学,也包括琴棋书画、民间工艺等内容。传统文艺在当今社会一方面具有其文化传承价值,另一方面也具有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当代社会,我们可以通过许多方式,诸如电视、网络、文艺表演、展览会、书籍报刊等来领略这些传统文艺的魅力和价值。通过传统对文艺的欣赏,一方面可以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艺的丰富多彩,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陶冶自身情操,完善自身的人格,促使自己成为当代社会一名合格的公民。传统文艺通过当代的新媒体以新方式展现出来,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作用,既满足了当代人文化消费的需求,也同时促进了当代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传统文艺在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发掘传统文艺的价值上一方面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发展传统文艺,与时俱进,不断增强传统文艺的活力和生命力,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在现代文明建设中满足当代人更大的需求,发挥更大的作用。

传统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形式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传统思想存在于其他形式的传统文化之中,在传统习俗、传统建筑和传统文艺当中均可体现传统思想的内涵。其中传统思想集中体现在古代圣人先哲的学说思想当中。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是文化的大繁荣,亦是思想的大交锋,可以说先秦诸子争鸣奠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基础。中国传统思想在先秦时期奠定基础,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理念推行,提倡天人合一;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兴起,儒释道三教合流为传统思想注入新的内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在宋明时期的发展成熟将宋明理学推向传统儒家思想的有一个高峰。当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思想是在中国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当代社会的一些思想都可以在传统思想中找到源头。如当今的和谐社会理念以及生态文明思想就是传统思想当中的大同思想和“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今天的另一种形式。当代社会的一些社会问题也可以回到古代圣哲那里寻找启示。如在法制建设上可以借鉴古代法家思想,和谐社会建设可以借鉴儒家思想,生态文明建设则可以回到道家思想上找寻启发。思想是一个民族文化当中的核心内容,中华民族发展至今形成了丰富的思想体系,面对当代社会的问题,回到传统思想当中寻找启发,解决问题,未尝不是一个办法。传统思想对当代社会的价值需要我们去重视和感受和发掘。

中国传统文化的四种表现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这四种传统文化形式之间相互包含,相互融合,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来说有其糟粕的一面,但也有其精华的一面,对待传统文化不能全盘继承但同时也不可数典忘祖,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是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见证,发展至今虽有不符合现代科学和现代社会理念的内容,但传统文化当中的古老智慧也有许多我们当代社会需要借鉴学习的东西。传统文化对于当代社会来说并非毫无价值,发掘传统文化当中的当代价值是当代社会的一项重要使命。

其他人在看啥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