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要敢于打破常规
常规是指自古沿袭下来经常实行的规矩,是因生活环境习惯所形成的,因而并非无可变动。例如母系氏族时期的女子为首,又如父系氏族时的男子为尊,更譬如谷底女子绑小脚,这都是一种极端思想,却成为一种社会习惯,继而成为一种常规。不客观的常规总是要改变的,社会日新月异,总是向着人性化发展,不客观常规总是要向客观面变化。
打破常规,就是要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一个人坐在苹果树下,被成熟的苹果落下砸到。按照一般人的常规思维会把这个扰人清静的苹果吃掉,而牛顿被苹果砸了,他却没有吃掉,反而想到了万有引力,继而开创揭开了物理世界的新篇章;一位医生给病人开了一瓶药水,结果学徒不小心配错了一剂药剂,结果病人感觉很爽口,再次要求购买药水。按照常规思维,学徒会受到严厉训斥并被解雇,医生会配好正确的药水给病人,但这位医生研究了配错的药水配方,结果诞生了可口可乐,并享誉全世界。如果没有打破常规的勇气,牛顿不会千古流芳,世人也难能享受美味的饮品。可以说,正是由于前人不懈地打破常规,才有了今时五彩斑斓的世界。
现如今,依然存在着制约社会发展的常规。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是年轻人择业的首选,很多人认为“学而优则仕”,畅想着“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稳定工作。虽然收入不高,但胜在工作清闲、极为稳定。“金碗、银碗不如一个铁饭碗”成为时下多数人择业的常规。然而,不履名山何以知山河秀丽,不经海浪难以道大海壮阔。年轻人怀揣报效祖国、服务大众的理想,何以在“仕途”的独木桥上挣扎,为一个价值不知几何的“铁饭碗”而不懈拼搏。殊不知,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心理,而公务员队伍所秉持的“铁饭碗”因其稳定、安全的常规性,备受人们热衷就显得理所当然。一个国家的发展不仅仅依靠官员就能够维持的,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则需要科教文卫以及资源环境的综合发展和统筹利用才能实现。不可否认,我国干部队伍需要新的血液补充,但大量年轻人才蜂拥而至竞入“仕途”,本身就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唯有打破这一常规,敲碎公务人员的“铁饭碗”,实行能者上庸者下,使仕途不再局限于清闲、稳定的工作环境,才更有利于年轻人投身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才能更添年轻人搏击风浪、干事创业的勇气,才更有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
古语云:不破不立,破而后立。历朝历代多是在变化中谋发展,只有打破常规才能获得进步。在常规性的事物不再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同时,我们打破才能获得新生。相信在新的历史发展环境下,打破“铁饭碗”这一常规,也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