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反腐之音,共筑廉政之谣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2日上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深化标本兼治,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法规制度,强化党内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2016年1月13日新华网)
腐败是社会毒瘤。如果任凭腐败问题愈演愈烈,最终必然亡党亡国。我们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是深刻总结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教训的。
一、回望历史纪
从这两年查处的案件和巡视发现的问题看,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坚决查处了周永康、徐才厚、苏荣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的决心。从这些案件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思想上仍存在误区,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反腐败体制机制建立了但还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还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因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二、发展新格局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立下的军令状。3年来,我们党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习近平同志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实践证明,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根本、最危险的动摇,也是一些党员干部滑入腐败深渊的根本原因。必须从固本培元的高度,下大气力解决理想信念问题,使党员干部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炼就“金刚不坏之身”。 在行动上,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持打“老虎”,就要严肃查处一些党员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的腐败问题,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坚持打“苍蝇”,就要严肃查处群众身边一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尤其是对“四风”问题要防“隐身”、防变异、防反弹。坚持党委“不松手”、党委书记“不甩手”、班子成员“不缩手”、纪委书记“有抓手”,形成合理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反腐倡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用法律法规为反腐倡廉保驾护航。
三、未来新风气
党的宗旨旨在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促进社会和谐,让州官点灯,百姓照明,才是中华民族要走的发展之路。因此,反腐倡廉要真正取得成效,必须依靠人民。只有动员整个社会的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才能使腐败分子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增强反腐倡廉的社会动员力,当前尤其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以崇尚廉洁、鄙弃贪腐为价值取向,融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为一体。如果整个社会都是笑廉不笑贪,把潜规则奉为行为准则,反腐倡廉的法律法规就不可能真正有效贯彻下去。相反,如果整个社会都对腐败疾恶如仇,从自身做起,不给腐败分子以任何机会,腐败现象就会越来越少。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既要把党员领导干部作为重点,又要面向全体社会成员、覆盖全社会。在这方面,尤其要发挥新闻媒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作用,营造反腐倡廉良好舆论氛围,进而在全社会培育廉政文化。中国的未来便是如此“正气凛然”。
作者:心语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