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要用云看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谈到了政务公开的话题。他表示,政府的权力清单要上网,权力的运行也要上网,要留下痕迹,这样可以减少自由裁量的空间。人们不是常说“人在做、天在看”吗?现在是云计算的时代,我们要让“权在用、云在看”,行使权力不能打小算盘。(摘新华网)
政务公开就是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不仅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而且让政府工作 致力于阳光下时刻收公众的审视。
十八大后,我国更加强有力的推行打造阳光政府、法治政府、政务公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也有部门地方,还存在信息公布敷衍了事、消极应对的现象。
造成这种情况,出了互联网技术亟待于进步外,还有我们部分地方政府和官员对履行政务公开力度不够或者说是故意怠慢。因而推动权利在阳光下施展不仅要靠各级政府官员的自觉意识更需要形势倒逼,需要与简政放权、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协调推进。一方面,继续推进简政放权,简化、理顺权力运行的各项流程,规范、约束权利运行的各条边界,消除监管死角;加大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的力度,会形成“打出头鸟”的反腐高压态势,逐步完成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的过程,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格局。另一方面,政务公开让政府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反过来也会助推简政放权、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形成良性的相互促进作用。另外,政务公开的实施还需要各级各部门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出台更有效、更细致的措施。政务公开工作本身也需要致力于阳光下,接受公众和媒体的监督。政务公开搞得好不好,是不是真正在公开,是否证实有效,是有享受政务公开的群众说了算,而不是由相关部门说了算的。
如此推行行政,权利的运行“云”能看见,政府的工作将越来越接地气,职能转变水到渠成,老百姓心中也散满阳光。(风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