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权力“脱缰”,”亲情牌”之过

权力“脱缰”,”亲情牌”之过

2016-05-21 08:17 作者:琥珀 阅读量:386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重庆市城口县因自古扼守陕西、湖北进入川渝之门户,形如“城口”而得名。于少东身为城口县重要领导干部,不仅没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守住廉洁自律的“城门”,还导演了“一人当官、全家腐败”的悲剧,将自己连同妻子一起送进牢门。(5月20日,新华网)

常言道,“夫妻齐心,其利断金”,“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说的就是夫妻、兄弟、父子应该团结一致共谋大略,只有团结才能战无不胜,攻无不破。可纵观近来官场的官殇百态,部分党员干部却未能守住本心台前放纵自己大搞权钱交易,幕后纵容家属收钱敛财,子女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终究人仰马翻、呜呼哀哉。越来越多的“一人当官、全家腐败”的悲剧,让人痛心,同时更让人深省。人人都有亲情,但决不能逾越党纪国法,不能变相的用它使权力“脱缰”。过分溺爱子女、纵容家属打出的“亲情牌”,必将祸起萧墙。

权力是双刃剑,用得好可为民造福,用不好则误民坏事,甚至造成“腐败硬伤”。管好管住公共权力,等于扼住了腐败的“咽喉”。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分清个人感情与党纪国法,分清公权力运用在个人和家庭利益的关系、分清职务行为与私人行为,不为亲情所困,不用亲情代替原则,更不能为了亲情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必须对家人、亲属严格要求、严加管教。既要严于律己,又要从严立家;既要把好廉洁自律的“前门”,又要守好家庭防线的“后门”。如果领导干部不能慎用手中的权力,对家里人的胡来不加约束纠正,把权力当成作威作福的“引路石”“敲门砖”的话,终究会落得个身败名裂、惨淡收场。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家不清何以清世风。在很多落马官员的忏悔录中都曾提到:最初的贪腐的初衷,是为了让家人生活得更好。贪过一次且没有被发现时胆子就越来越大,慢慢的发展成为全家腐败,最终离当初的目标越远。当被发现时常常就是一人落马,一圈子人下台,一人被查,全家入狱的情况。权力成就一个人,也足以毁掉一家人,有多少 “贪内助”、“恶衙内” 为追逐不法利益影响了官员的人生抉择,又有多少“三观”不正之官在所谓“亲情攻略”下底线失守,走上了不归路,抱憾终生。官场“家庭式腐败”现象,为做官者敲响警钟,更是为官员家属敲响警钟。

处罚是手段,教育是目的。只有真正触及思想、触及灵魂的教育才能引领党员干部树立扎根灵魂深处的信仰与坚持,使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行动上把握准确的方向和目标;只有领导干部拥有强大理想信念为精神支撑,才能保证其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严格约束家人,远离“家庭式腐败”的“怪圈”。加强对官员权力的监督,做好了外围的重点“监护”,防止有效的内部“攻破”,打消“家庭腐败”心存不轨的机会。及时公开官员及其近亲属相关重要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让官员少点“隐私”群众才能多点清楚明白;让官员及其家属多点谨言慎行,群众才能少点担惊受怕;让权力少点出“笼”横行,群众才能安居乐业。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清正廉洁是对家人的最好馈赠;洁身自好是对领导干部自身最好的保护。作为领导干部要有超越普通人的思想和觉悟,对权力常怀敬畏之心,对纪律不存侥幸之心,只有将严于律己、整肃家风做出样,才能变权力他律为自律,才能让权力“亲情牌”无处可打。(琥珀)

其他人在看啥

    《权力“脱缰”,”亲情牌”之过》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