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脱贫和干部任免的“捆绑模式”
今日,偶然间看见这样一则新闻。在广西省,贫困村拖延两年摘帽 帮扶单位领导不提拔。而目的是,通过建立贫困退出机制,进一步激励广西全区贫困县、贫困村加快脱贫摘帽步伐。
扶贫,这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小到路边的广告牌,大到领导的工作汇报。足以证明国家对此项工作的重视。这是针对我国的现在基本国情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地就是为了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帮扶贫困户,实现经济发展,减少贫富差距,而最后的目的是国家经济的发展。
从某些意义来说,这样能够避免纸上谈兵,使干部认真的做好事,做实事。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扶贫工作落实到实处。更能够将扶贫工作落实到人。而国家也能能够通过此举锻炼干部。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实际性人才。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干部可能为了升迁而做表面功夫,只是大谈数字,因为贫困的标准不在数字,而在人心。有可能稍有不慎,此举反而会是某些人升迁的一个阶梯,一个垫脚石。特别是在那些交通不便的地区,国家不容易看见的地区。
综合来说,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通过各种标准去验收脱贫标准。全员动员起来,将他人的经济成果作为自己参考。国家也应该将那些好的脱贫例子公示出来,接受大家的监督和检查。同时,树立一个好的标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