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日记 >分享日志 >治四风“72变”尤需监管 “火眼金睛”

治四风“72变”尤需监管 “火眼金睛”

2016-09-20 17:47 作者:空白 阅读量:193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中秋、国庆双节将至,多地纪委下发通知,要求紧盯节点,严肃查处“四风”问题。新华社记者在辽宁、江苏等地调查发现,当前,整治节日“四风”问题成效明显。但与此同时,在一些地方隐形“四风”依然存在,送礼、请客方式更加隐蔽,甚至用短信、电话传“暗号”;蟹庄等农家乐可开办公用品、会议发票。(新华网 9月13日)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节日话洁”已经成为了常规性节目。每逢节日前期,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便重拳频出,通报“周周见”。通过一系列举措拉响警钟,确保节日期间风清气正。

通过各级纪检监察部门不断加力,社会上的“四风”问题显态得到了根本性扭转,社会风气进一步净化,但一些隐性的“四风”问题依然存在,并且大有越演越烈之势。从今年上半年的中纪委官网通报来看,今年查处和曝光的“四风”问题相交去年明显增多。当然,这一方面得益于各级纪检部门的从严执纪,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四风”问题依然树倒根存、屡禁不止。而且,“四风”花样不断翻新,红包“电子化”,礼品“网络化”吃喝“隐蔽化”势头显现。

“四风”问题显现出多端变化,有其客观性。纠正四风之初,各级纪检部门重拳猛击,打了其措手不及。但一旦摸透了监督执纪套路,便能寻得一线生机。明目张胆地出入私人会所、公款吃喝、公款送礼等会被查,转战农家乐,只收熟人的礼金,公款吃喝以办公用品入账的方式还能蒙混过关。在与执纪部门斗智斗勇上,不正之风颇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意思。监管者堵住这个漏洞,他就从另一个漏洞中出来,玩起了“打地鼠”的游戏。

“四风”顽疾久治不愈,关键还在于还有部分干部心存侥幸,换句话说监管还有缝可钻,让投机者还能尝到“甜头”。基于这样的心理,四风“72变”也就不足为奇了。而要及时揪出四风问题的原形,遏制其蔓延势头,关键还是考验监管的“火眼金睛”。这就要求执纪部门有敏锐的洞察力、清晰的辨别力、逗硬的执行力,并要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更好的适应监督的需要。同时,要进一步鼓励和用好公众监督,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监督和公众监督的两方优势,实现监督效力的最大化。

“四风”问题,影响着党和干部形象,也动摇着党的执政根基。如何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强化干部作风建设,是最值得深思的问题。随着四风问题的不断变异,监管部门装备也需 “改造升级”,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迎来作风建设战场上的压倒性胜利。(文/陈央)

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9/13/c_1119558344.htm

其他人在看啥

    《治四风“72变”尤需监管 “火眼金睛”》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