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禁酒令”看起来很美
日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规定,要求所有公务接待一律禁止饮酒。此前,已有浙江、黑龙江、吉林等多个省份相继出台了公务接待“禁酒令”。(10月9日《光明日报》)
酒文化长久以来都是官场的宠儿,“禁酒令”的推行可以说是扼杀了这股歪风邪气。一方面能够节省国家财政资金,减少公款吃喝浪费现象,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公务人员廉洁自律,改进工作作风,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强机关党风廉政建设。
但好的制度需要好的执行,现实中还是不乏心存侥幸的干部。他们阳奉阴违,把“禁酒令”当作“耳边风”,用矿泉水瓶装白酒掩人耳目,严重影响了制度的公信力。
笔者认为,确保“禁酒令”令行禁止,需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完善监督机制。饮酒场所较为封闭,不容易被组织发现,因此,有必要不定期组织开展明察暗访和专项检查活动。同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开通电话、互联网、邮件、举报箱等多渠道举报方式进行监督。除此之外,还要建立严格的举报人信息保密制度,并对提供有效信息的举报者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
二是加大惩罚力度。对公务接待活动中有饮酒行为的,必须动真格出真招,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养奸;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严格按照党纪政纪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只有如此,才能不让“禁酒令”看起来很美,停留在喊口号层面,才能让“禁酒令”落地生根,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