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日记 >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参观记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参观记

2017-12-14 22:29 作者:千里马 阅读量:1217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11月28日的下午,冬阳和煦,温暖如春。我从省红十字会吃罢午饭,乘一号线地铁体育中心站出发,坐5站路到黄河南路站出站,来到金水东路北侧,在紧靠省政府的西隔壁,就是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也是我向往已久想来参观学习的地方。

远远望去,河南省地质博物馆的外形建筑设计很别致,朱红色的外墙很显眼,和周围时尚宏伟高大气派的省政府、国土资源厅等办公楼相比,只是地上三层的博物馆显得很低矮,不过,博物馆外大门口内那两尊巨大的恐龙雕塑,比起把门的石狮子要高大上百倍,从而彰显出地质博物馆的标志,吸引路过的人们刮目相看。走近博物馆,大门口很清静,一位年轻男士在值班室里,要求参观者拿出本人的身份证,可免费得参观券一张。我边取参观券边问:“参观一遍大约需多长时间?”他答:“不详细看的话也就是一个小时吧。”因为我下午还有事要办,离人家下午上班正好还有一个半小时,我就抓紧时间用手机先拍照几张恐龙像及博物馆的外形照,然后快步走入博物馆,按照图示分层参观。由于是刚午后,来参观游览的人不算多,大部分是年轻的家长带着孩子,也有一些学生模样的人,大多是结伴而行,像我独自细读细看又不停地拍摄的并不多。

通过阅读简介得知: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坐落在郑东新区金水东路18号。建筑面积5870㎡,布展面积4100㎡。建筑新颖别致,独具风格。馆内设有地球厅、恐龙厅、生物演化厅、古象厅、矿产资源厅、地质环境厅、矿物厅、4D动感影院(多功能厅)和地震海啸感受剧场,馆外有矿石林、科普广场、恐龙雕塑等。馆内收藏了省内外地质矿产、古生物、矿物标本5万多件。

我首先来到地球厅。 地球厅向大家介绍奥妙无垠的宇宙和地球的有关知识包括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地球的形成、演化和圈层结构;了解、认识地质作用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岩石;亲手操控古大陆的聚合、分裂与漂移;在地震剧场感受地震带来的震撼和灾境;了解风化、喀斯特地貌和冰川作用对人类的影响;体会黄河、黄土和黄河文化。这些知识都是图文并茂,有的还有实物展示,比如,各种陨石流星的残余。这些地球知识还是我在童年时《十万个为什么》科普读物中读到的一部分,今天算是温故而知新。

接着参观了生命演化厅。 地球上的生命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是在螺旋式发展进化之中,而生命胞核的DNA又呈现双螺旋结构。生命演化厅展示创意就依此而来。这里形象地介绍了生命的起源,源于海洋生物。大家知道,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人是由猿猴通过漫长的岁月劳动进化而来,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

气势磅礴的当数恐龙厅 。恐龙厅又称中生代展厅。在此展厅大家可一睹中生代陆地霸主恐龙、海洋霸主鱼龙、空中霸主翼龙的风采,那早已灭种的恐龙历史上个个都是庞然大物。这里展示了出自河南的世界最大的一窝恐龙蛋化石,亚洲体腔最大、最重的恐龙,世界上最小的窃蛋龙,中国唯一的结节龙,十余件珍贵的长羽毛恐龙,恐龙足迹等珍贵标本。还设有《与恐龙赛跑》、《与恐龙比体重》、《恐龙拼图》、《恐龙下蛋》、《恐龙盖章留念》等寓教于乐、供大家参与的互动项目。在河南省,我以前只听说过南阳市西峡县是恐龙之乡,这里出土有很多恐龙蛋。在云南省,我去小弟家禄丰县,那里也有恐龙旅游项目,可见,地球上几亿年前,确实出现过恐龙,这不是人们主观臆断,也不是生物科学家自己杜撰,而是随着地球的演变,一些物种灭亡了,一些物种又诞生了,大自然界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法则罢了!

看了恐龙厅, 随即进入矿产资源厅。 凡是能被人类利用的天然的岩石矿物,不管是固态、液态或者气态,都是矿产。矿产分为能源、金属、非金属和水气矿产四大类。该厅主要展示介绍河南的主要矿产资源和矿业经济概况。这里设有吸铁砂、找宝石、比体重、观看各种各样媒体等互动项目。河南是产黄金、煤、石油、钼等大省,三门峡市灵宝的黄金位居前三名,平煤、郑煤、鹤煤、永煤、义煤集团都是河南煤炭主要产地,名扬国内外。就连我老家驻马店也产煤。中原油田、南阳油田储量丰富,泌阳县的钼储存量据说为国内第一。

紧接着是参观矿物厅。 矿物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瑰宝,经过亿万年的孕育、演变,形成了千姿百态、五光十色的靓丽群体,对人类的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几乎每天都离不开矿物。该厅展示了数百种精美绝伦的矿物晶体、宝石标本,其中有多件国宝级和数百件珍稀实体精品标本。在此厅,我再次领略了著名的河南省南阳镇平玉,玲珑剔透,五光十色,好不漂亮,仿佛我又眼前浮现了1993年初春参观镇平玉雕大世界的壮丽场景......

在地质环境厅,展出面积虽然仅有350 平方米,但游客仍能从这里领略到中原大地16.7 万平方公里内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了解地质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健康、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影响,认识进步的影响,认识地质灾害与群防群治,从而学会与大自然、地质环境的和谐共处。对我印象深刻的是地质灾害,如地震、泥石流、塌陷、溃坝等,往往造成的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损失难以估计,这让我们人类一定要有居安思危的环境保护意识,趋利避害,扬长避短,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把不可避免的地质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最后在二楼参观的是古象厅。象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动物,也是现代陆地上最大的脊椎动物。虽然现在大象不多见,但在遥远的古代,它们遍布于世界各地,黄河流域曾经是大象的王国。河南已发现古象化石产地100多处,有10多个种属,分布在14个地市。很有意思的是,河南省简称“豫”,是因为古代这里曾经是大象之乡,古时就称为“豫”,它是个象形字,也是个会意字。

展厅内还循环播放有针对河南地域特色原创的《地质.河南》、《矿业.河南》、《走进河南地质公园》、《西峡恐龙蛋富集之迷》、《太行山隆起》等16部三维动画影视、幻像;《大陆漂移》、《地质环境与人类居住》、《地球的生命进化》、《恐龙世界》等18部多媒体查询系统,内容科学通俗易懂、引人入胜。还设有《有奖知识问答》、《河南地质遗迹搜寻》、《寻找宝藏》、《与恐龙赛跑》、《与恐龙比体重》、《恐龙拼图 》等寓教于乐、供大家参与的互动项目,以及喀斯特地貌、冰川、碧水丹霞、溶洞、露天采矿、金矿洞等30余处仿真度很高的景观模型。

不知不觉中我已参观游览了近3个小时,离今天闭馆还差半个多小时,由于时间的关系,美中不足的是我还没顾得看影片放映,这是一大遗憾。不过,我会在最近再专程参观一次的,用更长的时间来弥补这次的缺憾。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环境优美,为了保证参观人员不拥挤,馆方规定上下午各发1000张参观券,服务一流,连残疾人都有专用通道。

通过这次参观,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是一座以社会公众为主体,青少年和资源环境相关业务人员为侧重点,兼顾科学研究人员需求的科普型自然类博物馆。她是一个具有现代化、高科技、独具河南特色的全国省级一流的地质专业博物馆;是河南省资源、环境、省情展示交流的“窗口”,珍稀地质矿产标本收藏、研究中心;国土资源知识普及与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大众游览胜地;是集科研、科普、观赏、休闲、娱乐、赏石于一体的理想去处。对于我们市民大众来说,这里既是认识自然的大课堂,也是学习科普知识的讲习所,还是休闲娱乐的好场地,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其他人在看啥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参观记》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