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小说 >小说大全 >一路风雨兼程

一路风雨兼程

2013-01-30 11:24 作者:海蓝蓝 阅读量:429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只是一个普通的风割工人,领着工资的手里是黑乎乎的油渍,工作服上的油垢夹着黑色的泥污,一米六五左右的个子,不胖也不瘦,藏在眼镜里面的眼睛小小的,藏不住的坚毅通过镜片透出来,很亮很亮。嘿嘿笑着,随手擦了一下鼻子,鼻子上留下了一道黑黑的痕迹。元旦放假,拿着工资正好回大荆老家一趟,住两天回来。家里一个老母和一个还没有结婚的弟弟,偏爱弟弟的老母把积蓄都给弟弟给赌光了,现在养着鸡鸭,收着房租,过的还是比较不愁生计的日子。弟弟现在有一趟没一趟地回家,做过生意,赔了,打工,不愿意,没有钱没有固定的工作,就没有姑娘嫁给他,现在的人都很现实,于是就漂着。

我们开玩笑问他:“你的媳妇是怎么骗来的?”他笑哈哈地说:“我那时候有钱,媳妇当年只有18岁,比我小5岁,好骗。现在我弟弟30岁了,姑娘没有这么好骗了哈。”说笑间讲起了自己以往的经历,在我们公司干了6、7年的风割第一次听他讲那么精彩人生的一段。

1990年代以来,中俄蒙三国经济转型,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为中俄、中蒙之间的边境贸易注入了强大活力,,是大荆人和芙蓉人在北京做皮衣生意的最辉煌的时代,个个赚得盆满抔满。直到1993年末开始,盯着这块奶酪的人多了,都想来分一杯羹。加上俄的经济下滑,边境贸易没有前几年好了,皮衣的生意也就一落千丈。

当年在北京做皮衣生意的大荆人和芙蓉人居多,赵工去那里的时候是带着两个妹妹去的,租了一个房子,兼容着吃住和作坊。晚上就睡在裁板的下面,生活条件是很苦,但是那时候的赚钱是很兴奋的,每天把做好的皮衣拿出去,把钱拿回来,年底的时候在北京的居住地是不可想象的乱,殴打杀人,警察来了,就逃得没有踪影,查不出凶手,或抓不住凶手的很多很多。有些在北京混得不好的,年底过不了年的也很多,急了就对那些赚大了的主下手,明抢暗夺、敲诈勒索,那些都是像吃喝拉撒一样平常。那年冬天赵工的皮衣生意不错,赚得也有几十万之多,在当时那是个不得了的天文数字,那时候晚上睡觉都把钱绑在身上的。别人算得出来他每天拿出去有多少件皮衣,进账是多少利润。于是在年关将来的时候就有人盯上他,他准备了枪支在家里放着,他说那时候在北京做生意的每个人家里都有枪的,这好像是不成文的规定。夜幕刚刚降临,赵工和他的妹妹们就把门给关好,用木头棒给顶着,把枪支放在身边,以防贼人入门。那天,10点来钟,有人过来敲门,“砰砰砰砰砰砰”,他们不敢吭声,但是外面的人知道里面的人只是沉默,用身子用劲顶门想突破进去抢钱。赵工拿着枪,故意发出很大的预备开枪的声音,外面的听到里面有枪的响动,就在外面骂道,表明第二天再来,不怕你有没有枪。第二天晚上,他们真的依言来了,天又黑又冷,外面的人进不来,就爬上屋顶,当时的屋顶是石皮瓦盖的,很容易被掀翻,在屋顶,悉悉索索地撬石皮瓦的声音,门外又有人在顶门,赵工的妹妹吓得整个人在抖,幸亏这时,有联防队经过,赵工妹妹几个大声喊救命,那几个人才逃走了,整夜,赵工的妹妹都停止不了颤抖。

听着他们的经历,那真是在刀口上生活。1994年赵工遇上瓶颈,皮衣的生意萧条了,于是收拾行囊,转向其他的投资,当时包商场是投资的热点,赵工拿着六十万元跟着朋友一起去包商场,手头的钱不够,眼看着包商场的利润滚滚而来,赵工又去朋友那里借了30万。哪知道赵工初次涉及包商场,受骗上当,投资了3个月后就要拆违的商场,钱花花地投进了流水里,霎时间天昏地暗,日子一下子从沾沾自喜垂到了躲债避难。有道是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姐妹们有钱,看到赵工落难,怕他来借钱,一个比一个躲得远。

债主上门,举目无依没有钱买柴米油盐,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就在口角纷争中延续。奶奶家就在隔壁,小孩子想吃鸡蛋,奶奶自家母鸡生有鸡蛋,但是奶奶看不起他们的落拓。宁可让女儿们来吃也不让孙子拿走。世态炎凉,但总是会有一些温暖照着,自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们为顾及他的尊严,就常常聚会,把柴米油盐拿到他们家一起烧着聚着吃,剩下的柴米油盐就维持着接下来的生活。说起这些,赵工说,他永远也忘不了那些帮助他的朋友,现在这些朋友要是有用到自己的地方,他准是第一个到位的。赵工是个能伸能屈男子汉,先富后穷的日子没有打垮他的意志。富有过穷困潦倒过,尝遍世间冷暖,生活,还是要继续过,有妻有子有家庭,家庭的责任还是要扛起来,不管打工的工资有多少,至少能应急眼前的柴米困境,35一天的搬运工,别人都是30元一天,因为自己出力卖力大,比别人能干,便有一天35元。别人下班回家休息了,自己晚上还找别的事情做,赚多少钱能还多少债就还多少债。心里想欠下这么多债,打工赚的钱相对而言那么丁点,和还债的数字相比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漫漫还债长路何时休。艰难困苦的生活,繁重压抑的债务,无不挑战着濒临疯狂的赵工,全靠着他坚韧的性格和不妥协的精神支撑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还真是在赵工的身上映照了一个来回。

一个偶然的机会,赵工得知了一个国企要处理厂里所有的旧锅炉,找到领导人,那位领导让他估价,他看了这批旧锅炉后,估摸了一下,知道至少翻翻赚是没有问题的,于是大胆地估出了29万的价格。因为以前的几个生意人最高估价是15万,这个相差倍数的大,于是成交。签下了合同,赵工手头一分钱也没有,找到一个有钱的朋友,希望他能出钱,做成这个生意,五五分成。朋友知道赵工平时的为人,虽然钱垮了但是信誉没有垮,而这笔生意要是有资金的话是非常可观的利润,钱投进去转一转就能翻番赚钱,何乐而不为。于是合伙做成了这笔生意,各净赚23万元。久旱逢甘霖,得了这笔钱,赵工把所有的债还了一身轻。而此时,赵工环想了一周,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一个轮回,又回到了从前。

经过了富有,涉过贫穷,赵工重操旧业,又做回了风割工,兢兢业业地过日子,分田地的一些钱,也投资到一个有钱朋友的商铺里,安安稳稳地生活。

其实,生活,就那样。

2013.01.24

其他人在看啥

    《一路风雨兼程》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