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陆新武侠
论大陆新武侠
近几年,流行着“大陆新武侠”这一概念,并为之引起了不少争论。溯其根源,竟是大陆最大的武侠杂志《今古传奇·武侠版》与著名武侠评论家西南大学韩云波教授共同提出的。对于大陆武侠能否担当“新”这一殊荣,某在此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武侠,可以是义气纵横的江湖,可以是门派纷争的武林,可以是可歌可泣的历史,也可以是生死与共的情仇。武,羸者强身健体,达者锄强扶弱;侠,武侠大师金老则为我们进行了很好的诠释,侠之大者,当为国为民。武侠,就是伸张正义,为国为民,死而后已。这一深刻的定义,在大陆诸多武侠作者的笔下,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表现。
某曾耳闻大陆知名武侠作者、北大才女步非烟扬言要革武侠界泰斗金庸的命。对于这一厥词,某一笑置之。某虽不才,却也略懂武侠。金老自无需多言,举世公认的泰山北斗。而步非烟,某有幸读过这位美女作者的部分武侠作品。形如《武林客栈》系列,某委实不敢恭维。且不说文笔前期之粗拙浅薄,后期之华美空洞,也不说其对故事情节掌控能力的生涩,单是其笔下定义的侠,某就已经不敢苟同了。再如《华音流韶》系列,某觉得其与武侠完全是两个概念,这部作品应该说是奇幻更好一些。另辟蹊径固然是好,然而剑走偏锋,偏到没边了,那就很好笑了。对于步非烟“革金庸的命”这样的妄语,某除了笑,不知如何以对。金老在武侠上的成就世人皆知,“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小说”,如此之高的赞誉,某恐怕步非烟这一辈子都无法望其项背。
大陆武侠作者杨叛曾经说过,大陆武侠能否套上“新”这一称谓,关键要看大陆武侠能否走出金庸、古龙等老一辈武侠大家圈定的那个江湖。某觉得说得很有道理,如果连前人的牢笼都无法打破,只是自顾自的在牢笼之内重复着千篇一律的故事,“新”从何来?
就某来看,大陆武侠目前担不起“新”这一称谓。纵览大陆武侠作者及其作品,堪称“新”者寥寥无几。步非烟、沈缨缨等以华丽辞藻和光怪陆离取胜之流,毋复多言;和步非烟齐名的另一位美女作者沧月,某觉得其作品《镜》系列归入魔幻一派是再好不过了;时未寒的《偷天弓》、《换日箭》、《绝顶》虽然舍却了传统的少林、武当等门派,另立诸多堡阁,且与朝廷挂钩,写出了些许新意,然而在大局上,却依旧与“新”相去甚远;至于有着“金古黄梁温下的椴”之美誉的小椴,某觉得其作品在江湖设定上虽然新意颇多,然而在底蕴、内涵、风格方面,火候依然欠缺;唯一让某觉得有着大家风范的,便只有凤歌,而唯一能担当“新”之盛誉的,也只有凤歌的巨著《沧海》了。《昆仑》虽然也是凤歌另一巨著,然则沿用前人套路太多,且模仿味道浓重,便谈不上新了。唯有《沧海》,不论框架、文风、设定,还是情节等方面,都令人耳目一新,“新”之盛誉当之无愧。可惜,一部巨著难当大局。大陆武侠之新,亟待进步。
某一直觉得,一部优秀经典的武侠作品,是应该与历史、国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相挂钩的。展望金老巨著“射雕三部曲”、梁羽生巨著《萍踪侠影录》、《女帝奇英传》、古龙巨著《陆小凤传奇》等,无一不是将历史、国家和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的融为了一体,因此他们获得了成功。真正的武侠应该浸淫着国仇家恨,它应该是一个时代的写照,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几家几户的争斗之间。大陆很多武侠作者就是后者,他们构筑着仅仅属于自己的一个小小的江湖,并沾沾自喜的深陷其中。他们笔下的江湖,犹如一户大宅子,只能看见几个人日日夜夜的在其中勾心斗角,却不知道外面还有更广阔的人情世故。这样的侠,只能称之为侠之小者。既然连侠之大者都超越不了,那么“新”又在何方?
独木不成林。大陆武侠光靠凤歌独撑大局是难以为继的,它还需要更多的人来添柴加薪。步非烟、沧月之流,如果能够转换风格,时未寒如果对大局的统领能力可以更上一层楼,小椴如果功力能再加深一点,其他的作者如果都能深入的研究传统武侠,而不是浮在表面上,如果他们都能不再追求哗众取宠,而是秉着对大陆武侠进行真正的创新这一信念去创作,那么,假以时日,大陆新武侠未必不能成真。
大陆武侠,是担不上“新”这一称谓的,至少目前还不行。至于今后可不可以,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