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党员干部束身的“四底线”
底线是事物质变的分界线、做人做事的警戒线,不可踩、更不可越。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意识,时刻牢记越过底线的严重后果,始终警醒自己坚守底线。近日,习近平在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中强调,要“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习近平为党员干部做人做事划出了四条底线。
一、法律底线是基本
法律体现国家意志,是全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底线,更是党员干部的底线。不触碰法律底线,要做到敬畏法律法规,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以来更是强化了这一点。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质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敬畏法律法规是最基本的底线。
二、纪律底线是要求
党规党纪体现着党的理想信念宗旨,是管党治党的尺子,也是党员不可逾越的底线;同时,所有党员干部还必须明白,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要求更高,这是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实际上从党的历史上看,严守党的纪律、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这也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政治优势。那么如何使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更好地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地敬畏党纪政纪。
三、政策底线是约束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理论、意志、主张在治党治国、执政理政上的具体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旦确立,服从和执行就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党的政治规矩,就是那些“经过实践检验、约定俗成、行之有效的不成文的自我约束的规矩”,这也是“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是党的生命线”。
四、道德底线是刚需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敬畏道德伦理这在当前尤为重要,这往往是容易被党员领导干部疏忽的最根本的底线,这根底线一旦突破,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许多贪官之所以出事或一发不可以收拾,恰恰是从突破道德伦理底线开始的。这个底线一旦突破,很快就会波及党纪政纪,再往前往深走一步就会触及法律法规,这已经是一条规律。因此我们一定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
领导干部作为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骨干力量和中坚力量,身上肩负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任,一定要带好头,做好表率,时刻警钟长鸣,心中紧绷法律这根弦,守住底线不逾越,增强法治意识,当法治实践的引领者,运用法制思维思考问题,带头学法、敬法、守法,依法办事,不滥用权力,不搞特权,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做一名清正廉洁的法治型领导干部。
(作者:诗韵 电话:18142558653 地址:四川绵阳
邮编:622150 邮箱:42313663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