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深化“放管服”为市场添活力

深化“放管服”为市场添活力

2016-05-11 15:44 作者:深海 阅读量:230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5月9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并与“双创”和发展新经济紧密结合、互促共进,形成经济发展的持续内生动力。(中国政府网5月11日)

“放管服”改革是指“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这也是今年行政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宏观调控的“关键工具”之一。简政放权就是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同时要把简化审批流程,清理和规范中介服务、修改和废止有碍发展的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放在重要地位,从根本上改善或者重构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简政放权是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该放的权应当坚决放掉,从而加速释放发展活力。近三年多来,国务院部门共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超过三分之一以上,仅工商登记的前置审批就精简了85%,这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松了绑”,为市场‘腾了位’,实现了“宽进”,加之去年推行了工商、税务、质检的“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企业办照时间普遍减至2—3天,极大提高了设立企业的便利化程度,据统计全国平均每天就新增市场主体4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平均每天新增1.2万户,企业活跃度保持在70%以上。放管结合就是要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层级行政审批事项的落实和衔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提高事中事后的监管效率、监管水平以及监管质量、进一步释放市场和社会活力,保护好各方利益,维护好公平竞争的市场和社会秩序。政府部门能不能做到管而有力、管而有效,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放的范围、放的程度,决定了我们能否走出“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怪圈。比如目前推行的企业信用信息监管,就是以全面记录和及时公示企业信用信息为基础,建立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对企业失信违法行为的连锁响应和联动惩戒机制,监管部门采取抽签方式按一定比例对部份企业进行实地核查,这样的放与管方式,不仅提高了市场透明度,还有利于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监督,提高市场监管效能,而且加大了企业失信违法成本,使其“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有利于推进企业诚信制度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优化服务就是要体现在为社会、为民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从而改善政府与公众的关系,提高政府公信力,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一窗口服务”等措施,杜绝“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的现象产生,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老百姓办事少跑路。如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负责人介绍,自治区通过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公开办理的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设立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让153项审批集中办理,59枚公章永久封存,实行综合审批、一颗印章管到底,审批效率平均提升75%。这就是优化服务的典范,从而受到总理的点名表扬。

“放管服”不仅要重数量,更要重质量,最关键的是要看真正释放了多少改革红利。各级政府要削手中权,去部门的利,做到该放的权放掉,该管的事管好,该服务的服务到位,用政府减权限权换来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释放,为市场添活力,为发展添动力,让改革红利惠及面不断扩大,使全社会大众创业热情高涨,从而推动国家发展、增进人民福祉。(深海)

其他人在看啥

    《深化“放管服”为市场添活力》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