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冰:“太平官”的太平梦已成过去式
最近,平阳县某单位负责人被县委免职了,因为他负责的单位的工作在省市县考核中排名靠后,工作没抓实,被上级抽查时发现不少问题。和这名负责人一样,平阳还有7名县管干部,因为连续两年在年度考核中居末位被免职,这在当地掀起了不小的波澜。(5月24日,新华网)
“不作为的干部,该问责的要问责,该‘挪位子’的要‘挪位子’。”李克强总理在9月2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听取了对今年国务院督查中发现的不作为行为核查问责情况的汇报后强调,要把干部能上能下机制与督查结果衔接,用问责利器祛除不作为的“病症”,让不作为的“太平官”混不下去。
自去年以来,平阳县就有8名干部因难以胜任现岗位工作被免职;有17名干部因工作不胜任、不在状态被改任非领导职务或办理提前退休;有26名干部因实绩不突出、不适应岗位要求而被调整岗位;有80名干部因考绩排名靠后被组织提醒、函询和诫勉谈话。平阳县的行动破碎了“太平官”的太平梦,让他们的稳坐钓鱼台的为官思想被打破,他们的“太平官”梦已成过去式。
优胜劣汰,自然界发展的自然规律。官场也应该不能例外。但是,由于长久以来,公务员“铁饭碗”的思想深入官场,不少领导干部求稳怕乱,安于现状,怕担风险、怕负责任,不思进取,遇到困难就躲开、见到问题就绕着走。还有些干部无思路、无主见,开展工作一筹莫展,推不动、拉不转,平平庸庸、浑浑噩噩,对上随声附和、对下敷衍应付,一心只求保住位子、守住摊子,加之对其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造就了这部分“太平官”。
“无功便是过”。各级党政机关要制定严格的考核机制,加强人事制度改革,“干好留任,干不好让位”。打破“太平官”的铁饭碗,推到“太平官”的铁交椅。真正做到“庸者下,能者上”,让滥竽充数像南郭先生一样的“太平官”充满危机感,破除他们的太平梦,让不作为的“太平官”再也混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