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影视评论 >黄梅名伶和她生命中的男人们

黄梅名伶和她生命中的男人们

2013-01-30 11:20 作者:海蓝蓝 阅读量:239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以曹曦文领衔主演的25集古装戏《黄梅戏宗师传奇》近日在央视电视剧频道“温馨剧场”落下帷幕。该剧原著作者系我桑梓之地的著名神话作家周濯街老师,周老师素有“中国神话周”、“当代蒲松龄”的文坛美誉。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中国神话传说小说创作,及不遗余力地推广黄梅地方文化。他既是位高质又高产的优秀作家,又是位博雅有趣、平和可亲的长者。

受故乡友人推荐,我也观看了这部央视大戏。观后,心情久久不能平息。作为纯文艺片,又云集的是实力派演员,剧情演绎的动人之处可圈可点。由此对原著作者周濯街老师在这部小说上所作的艰辛努力可窥一斑——据悉,他批阅数载,增删九次之多,翻阅了大量的史料及地方文献。在基于史实的基础上,荟萃黄梅戏名伶邢绣娘时代的文化英雄,用文学的大手笔,对历史人物进行人性化的丰满塑造,阐释了从一个喜爱唱采茶调的平民女子邢绣娘,经过生活的磨砺与对艺术的孜孜以求,最终由乾隆帝御赐“黄梅名伶”,成为一代宗师的传奇人生。周老师为读者,为观众提供了多角度观摩视野:艺术家能品出浓郁的艺术意味,历史学家能找到历史研究的线索。而我等才疏学浅之人,则对剧中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感动得涕零。在我看来,女主角与三个男人之间的感情故事,是异于其艺术追求之外的暗线。是荡气回肠的情感交锋,成就了她跌宕起伏的一生;是三个男人的付出,促使邢绣娘奠定了黄梅戏剧种在戏剧文化上的地位。拙文单从邢绣娘的感情世界切入,浅谈一点个人观看心得:

一、青梅竹马之邓文滨:从倾心互慕到伤神分离

邓文滨是邢绣娘生命中第一个产生爱情元素的男子,也是她青梅竹马的恋人。

邓是邢绣娘之父邢叙九的得意门生,贵为“晚清湖北第一才子”,出生于科举世家,满腹经纶,其双亲一心寄望他承继家风,考取功名。可是他偏生性淡泊,且对邢绣娘痴迷倾慕。青春期的邢绣娘活泼灵动,喜爱唱黄梅调儿,她常在十里八乡赶场演唱,美名不胫远播。邓文滨受邢绣娘影响,将科考大事放置一旁,专心攻读关于戏剧方面的典籍,决心一生一世为邢绣娘写戏,不离不弃……他们的恋情日益加深,却不料悲剧暗自滋生。

当邢绣娘经过几年磨炼,唱黄梅调的技艺炉火纯青后,邢与邓也到了成年的年纪。邓家家训极为苛严,门第观点深重,邓父无法接受儿子娶一个唱戏的女子为妻。但是邓文滨因为深深爱恋着小师妹,决定冲破家庭的阻力,迎娶邢绣娘,两人相亲相爱一辈子。当他真诚向绣娘表白后,绣娘十分激动,但转眼间就泪如滂沱——因为十年前姑妈的媒妁之言,将她已经许配给了蔡山梅家。在礼教制度森严的封建时代,悔婚是要吃官司的。文滨知道师妹的婚约后,犹如五雷轰顶,绣娘则痛楚伤悲不已。绣娘之兄东木觉得姑母为绣娘许配的夫君梅火旺根本配不上自己如花似玉的妹子,便撺掇邢父悔婚,让在乡间极有名望的邢父陷入了矛盾与迟疑之中。但懂事孝顺的绣娘决意不让父亲的名誉受损,一方面她又饱受着内心的极大煎熬——深深挚爱着文滨哥哥,却又时时感受着归宿不确定的无望感。

这一段美好的初恋,因为绣娘的婚约暂时搁浅。邢家人有意撮合绣娘与文滨结合,但不敢触碰律法,只好在无奈中存一线希望:希望一贫如洗的蔡山梅家知难而退,主动退婚。如此,才得以成全绣娘与文滨这一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侣。

可是,现实让绣娘失望。现实迅速让她的这段初恋告终,成为她日后绝望的心伤。随着绣娘美名的日益远扬,蔡山梅家也日益逼婚在即,且将邢家告上了公堂。

邢绣娘与邓文滨的青梅竹马之恋到无望决裂,是邢绣娘人生中的第一个分水岭。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让她渐渐褪去人生最初的青涩。爱情的无望,促使其更加将生命重心转移到黄梅调艺术的潜造上,决意要有一番作为。

这第一段感情,是奠定绣娘毕生追求黄梅戏艺术的基石。

邓文滨——邢绣娘的初恋,邢绣娘的精神归依,却不是安放的方向。

二、媒妁婚姻之梅火旺:从无爱结合到无奈认命

梅火旺是邢绣娘生命中的第二个男子,也是她百般拒绝却僭越不了封建礼教的威严,最后屈身下嫁的丈夫。

蔡山梅家在绣娘十二岁时便由绣娘的姑母做主,与刑家小姐定了亲。但十年以来,梅家父子一直一贫如洗,自愧不能像样迎娶绣娘过门,故一直迟疑未上邢家门提亲。但随着绣娘唱曲名声的日益响亮,常有闲话传到梅家父子耳中,梅家又不甘心退了这门亲事。一时间,邢梅两家陷入僵持中。一个意外的契机,让梅火旺自以为够上了自己般配绣娘的条件:

绣娘美名远扬,受人相邀到九江开演。却不料九江恶少张士杰与绣娘文滨等人的死对头——黄梅劣绅黎明五、黎百万俩兄弟相熟。绣娘开演后,张恶少见色起意,欲强奸绣娘。黎氏兄弟与张恶少的阴谋被绣娘早些年结缘的川中侠士吴荣无意中听到,吴荣便一路暗中相随。险恶之中,吴荣出面相助,将张士杰打成重伤,再次大义解救了绣娘。

绣娘回到黄梅,乡邻间关于其在九江被人玷污的谣言四起,绣娘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在此期间,初恋邓文滨一直默默陪伴在她的身旁,与其一起承受,邓深知爱情无望,却在心中对绣娘的爱恋一往情深。文滨在此心灵同样备受煎熬的时期,写出了传世戏剧之作《董永卖身》。

梅火旺因听到绣娘玉身被玷污的消息,竟是大喜过望,当即让梅父上邢家提亲,却被邢父以梅家态度草率为由拒绝。梅家一气之下将邢家告上公堂。县令熊文瑞是个清官,又启用了邢父的另一个得意门生瞿学富襄赞坝务,瞿学富力强判梅家退婚,但熊县令依律判决梅家娶亲。县令的一纸判书,让绣娘文滨彻底劳燕分飞,彻底断了爱情念想。绣娘执意不肯毁父亲名节,决意跳火坑背负不幸的婚姻,而文滨只得在心中痛苦地按捺住对绣娘儿女情长,决心终身不娶,而要为绣娘写出一百部戏来——这是升华在爱情基础上的另一种奉献,是对绣娘痛苦认命的精神慰藉。可是,他的这种奉献,在另一种程度上而言,何尝不是加剧绣娘内心的痛楚,从而更加加重她与梅火旺不幸婚姻的悲剧意味呢!

粗鄙莽撞的梅火旺在新婚之夜始知绣娘冰清玉洁。他诧然不已,并因此心灵产生了深深的悔悟:他深知自己配不上绣娘,但木已成舟。他决定用他的实际行动去呵护绣娘。适逢梅县发大水,梅火旺被抓去修大坝。而邢家得意门生瞿学富因清廉理政,被黎氏兄弟为首的劣绅们视为肉中刺眼中钉,贪官污吏们对熊县令与瞿学富百般刁难。黎氏兄弟借修大坝任职的机会,对百姓贪污欺压,瞿学富怒不可言,一心要为民除害,于是不断上呈巡抚大人那里状告贪官污吏,却杳无音信。湖北巡抚被蒙蔽,反而责罚熊瞿二人。熊县令被罢黜,瞿学富被驱逐,贪官们还欲置瞿死地。于是瞿被抓,秋后问斩。邢父心系百姓疾苦,又得知得意门生被抓,一时间急怒攻心,吐血身亡。绣娘悲痛欲绝,生性倔强的她在县令面前发誓要告御状,惩戒贪官。贪官污吏们得知后恐惧不已,遂密谋害绣娘绝后患。不料阴谋被绣娘夫君梅火旺意外听到,他心急如焚,心系妻子绣娘安危,急匆匆赶回家通报绣娘避险。却被蒙面人杀害,弃尸江中,绣娘尚不得知。

梅火旺一心救妻,却不料搭上身家性命。这个细节在剧中只是短短一提,但足以让人心灵震撼不已。他的献身,体现了他对绣娘全部的爱——虽然有别于才子邓文滨的深情款款,但他悲剧性的丧身,却将一个乡野村夫的形象在陡然间升华了。火旺不能与绣娘齐眉举案,不能与绣娘吟唱词曲,不能给绣娘锦衣玉食,但他能为绣娘奉献自己宝贵的生命。

观到这里,我眼泪潸然。这样的婚姻,是绣娘的不幸。却何尝,对她来说不是一种炼狱般的提升呢!

绣娘感于夫君的奉献,为其立了墓碑。其后,挥泪暂别故乡,到安徽避难。不幸的婚姻,磨练了绣娘的心志,更加坚定了她为黄梅戏艺术追随终身的信仰。

两段情感,诉不尽的离殇。天地之大,何处才是一个女子情感的臂弯?

梅火旺——邢绣娘的夫君,短暂的婚姻,无爱的伴侣,虽短暂却荡气回肠。

三、相濡以沫之王耀文:从擦身而过到相扶到老

王耀文是邢绣娘生命中的第三个男子,也是她最后的情感归宿。

然而,在邢绣娘的前半生,王始终没有以主角的姿态闯进她的情感世界。多次,无缘擦身。这其中,有天时不到的因由,有地利未遇的暗合,亦有人和刻意的违拗。总之,故事充满了吊诡意味。但是,他就是上苍安排给绣娘的那个相濡以沫的爱人呀。他是绣娘的情感主线,前半场在暗处,但一直未远离。后半场隆重登场,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王耀文(原名汪永贤),亦出生于名门,是挪步园的明末兵部尚书汪可受的后人。其父同样希望他继承家学深厚的衣钵并发扬光大,无奈他志不在功名,而是从青年时期就立志要为广大黄梅调做一番贡献——他的身世背景,与邓文滨有几分相似;他的人生志趣,又与绣娘不谋而合。

我不知这是不是原著作者周老师的刻意着笔。总之,我觉得,王耀文的出现,是邓文滨与邢绣娘二人精神气质的契合。虽然,后来与绣娘在艺术路上比翼双飞的是王耀文,实质上她依然与最初的完美恋人在历经磨难后走在了一起,是一种精神回归式的圆满。

王耀文因受家庭的巨大阻力而无法吟唱黄梅调,便改名换姓另走他乡。在他乡,他意外地遇到了多年前便倾慕不已,并有意与其合作让黄梅调发扬光大的邢绣娘。这让他激动万分——感恩于命运的安排,无论是艺术的精进,还是感情的圆满,二人相遇碰撞火花的契机终于到了。

绣娘被县令等人迫害,远走安徽,并再度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侠士吴荣,吴再次鼎力相助。绣娘深深感恩,拜其为义父。恰逢乾隆帝出巡,绣娘满腹冤情——师兄瞿学富被害,父亲邢叙九身亡,夫君梅火旺被杀。她悲从心来,不顾义父阻拦,拦轿告状。得益于护驾官员陈东浦及徽商江春的鼎力相助,二人将绣娘的冤情呈报给了皇帝身边明察秋毫的礼部尚书纪晓岚大人,经过纪大人的巧妙安排,躲过为贪官污吏开脱的和珅的阻挠,得以告成御状。乾隆帝严惩了湖北一干贪官,并御书了“黄梅名伶”赠与绣娘,授予了一个伶人最高的荣誉。

绣娘御状告成之后,回到家乡黄梅,组建邢家班,开始收徒开演黄梅戏。邓文滨向绣娘介绍了在安徽成名的小生王耀文,二人鼎力合作,邢家班的黄梅戏事业初见端倪。但绣娘的艺术之路多舛,正当邢家班事业推进的时候,她又遭遇了死敌——暗恋王耀文并与其合作多年的另一黄梅戏名旦帅雪娇。帅因妒忌邢绣娘的名气,又因王耀文对绣娘不管不顾的爱恋让她妒火中烧。于是,她一次次不顾江湖大忌,组建帅家班,与绣娘唱对台戏。王耀文多番劝告,不见奏效。绣娘出于大义,百般忍耐,但帅不依不饶。无奈之下,绣娘与耀文再次远走安徽。

绣娘与耀文这一走,再次让黄梅戏在安徽美名远播。他二人在命运的多番考验下,绣娘彻底放下对文滨的爱,与耀文结成连理。他二人从此在黄梅戏舞台上比翼双飞,探索精进,在人生路上恩爱和美,相敬如宾。

在黄梅戏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绣娘却想到了当年纪晓岚大人的叮嘱,决心功成身退,关门隐逸,著书立说。

邢王这对伉俪,是在安徽九华山上的一个破庙里度过余生的——从中年到辞世,从绚烂到平淡。夫妇二人呕心沥血,披阅十载,餐风饮露,终于完成了黄梅戏剧本的一百多部传世之作及各路唱法的总结,遗于后世。黄梅戏经过一个平民女子的终身奋斗,终于完成了从地方的采茶调到与京剧、评剧、豫剧、越剧并重的五大剧种之一。

王耀文——邢绣娘的爱人,事业的伙伴,相濡以沫的伴侣,他既促成了绣娘黄梅戏事业的辉煌,也谱写了绣娘真正情感归宿的高亢。

……

三段情感,三段人生路,从低音到高亢,从绚烂的极致到归于平淡。三个男子,成就了黄梅戏名伶传奇的一生,奠基了邢绣娘在黄梅戏历史上的宗师地位。三段情感,既是一代名伶传奇人生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是许多人人生的某种隐喻。观罢,我不由想起了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所提到的人生三重境界来。绣娘的人生三段情感,不是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么?

感谢周老师,为家乡黄梅打造了这么一张荣耀的文化名片,他对黄梅文化的宣传,对地方传统文化的推广,让人油然生敬。周老师对传统的承继,对文化的推广,一直在不遗余力作努力,这对我们游离在外的黄梅儿女,是一种莫大的鞭笞。

就观后的绵绵后味道一点心声:这是一部好剧。至少,让我们久居都市的麻木心灵受到了震撼。亦,让我再度相信了爱情的美好,人性的美好。

再次谢谢原著作者周老师,谢谢全体为该剧作出奉献的导演、演员及广大工作人员。

其他人在看啥

    《黄梅名伶和她生命中的男人们》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