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言何以成谶?保安自致不保
2年前,王保安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以茶杯为例,说:“如果一个人的心胸,只有一个茶杯大小,那么他很可能只能做得了一杯水的事。要目光远大、宽以待人、立志高远。心如逸马,志如缰绳,如果只打自己的小九九,以己之利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会误事、误人、误己。”(2016-1-27澎湃新闻)
2015年1月26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挂出消息: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保安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在这之前,王保安还参加了统计局的新闻通气会,“就中国经济形势回答记者提问,言辞间依然充满了信心”。这样的瞬息之变让人惊异,网上也迅速有了“保安不保”的评论。大抵很多人知晓这个消息后,比照他当初所言,都会想到“一语成谶”这四个字吧!不过,王保安之所以不保,其根由并不在“一语成谶”,说到底这四个字只是代表一种可能,唯有在昔语今谶之时才有意义,而赋予其意义的,终究是他自己的选择和所作所为。如果2年前那番话,他不只对别人说了,自己也记在心里,时时自我训诫、自我鞭策,没有行差踏错以致自误,那么今天的“谶言”就只会作为“金句”流传下去。
王保安前途远大,“31岁正处,37岁正厅”,却这般突兀谢幕,让人感叹,也令部分人心有戚 戚。对于“戚戚者”而言,希望“保安不保”的例子在触动你的同时,更能让你有所戒惧。事实上,近几年来,这样令人心有戚戚的消息已经太多,没有人希望天天看到这样的消息,只可惜依然有人宁愿执迷不悟“长戚戚”也不愿苦海回头“绝戚戚”。所以,如果哪一天你成为让别人“戚戚”的对象,也怪不得有人扒出你昔日所言作你今日之谶,对你下“而2年后,不想他误的竟然是自己”这样的评论。
所有人都惯于对别人讲道理,然而“心如逸马,志如缰绳”这些道理自己若能听进去一半,于己又何其有益焉。自然,世事多是知易行难,但人毕竟要努力爬山而不是惬意下山,因为前者叫“奋斗”而后者是“堕落”。选哪一个?切莫自误。【作者刘双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