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朴拉欣:取消“奇葩证明”是简政放权必经之路
5月13日,人社部公开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公共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明确各地不得将参加社会保险、职称评审等业务与档案保管相挂钩,还具体提出了8类简化程序和手续的事项,其中包括找工作时已经出示学历原件的,不再需要第三方证明等。一批“奇葩证明”、“循环证明”因此取消了。(人民网)
“奇葩证明”之所以“奇葩”,主要是因为这类“证明你妈就是你妈”、“证明你本人就是你本人”的证明简直就是笑话,能不被广大群众吐槽吗?这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其本质反映的是政府部门为民服务宗旨意识上的明显欠缺;其表现是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各自为政,陷入机械刻板的概念理解中,努力“撇清”自身责任;其结果是反转头来将群众当皮球一样踢来踢去,不“达标”者绝不办理。
解决问题要从源头出发。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和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就是简政放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深谙社会发展趋势、历史前进潮流所做的重要正确指示。其中就包括梳理政府权责清单,双清单就是给政府带上“紧箍咒”,不可“乱作为”更不能“不作为”,为群众打开“方便”之门。因此,作为政府职能部门首先就要厘清职责,公示简化办事流程,让群众“少跑路”,让政府“跑起来”;第二,各政府职能部门,尤其是基层政府职能部门之间要提前做好协调沟通,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手段,努力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减少因信息沟通不畅导致的社会成本;第三,要杜绝以档案为载体的捆绑收费、隐形收费,严肃整治借机“捞钱”行为;第四,要在窗口设置等环节上采取人性化方式,变多头受理为综合受理、网络受理、基层受理,让群众明明白白、轻轻松松。
解决问题不能简单粗暴。取消“奇葩证明”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解决的,部分证明仍需要反复考证其合理性,给予其相应过渡时间,不能简单因为不开相关证明反过来为难办事群众,这也是为民服务宗旨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因此,要深刻总结分析“奇葩证明”背后的客观原因,逐步稳妥的让其过渡到应有的方式。
解决问题要听群众意见。努力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是政府追求的目标,但简政放权的效果仍是群众说了算,要让群众明显感受到简政放权的实际成果,让群众参与到行政事务的监督中去,察纳雅言,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以人为本、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当然,简政放权要坚持放管结合,不能做无底线的“妥协”和“让步”,这就要求新时期的政府公职人员要有更高的业务素质、更强的责任意识和更敏锐发现问题的“眼睛”,逐渐转变监管重心到事中事后,提升简政放权的“含金量”。
(作 者: 马超)
单 位:安县食品药品和工商质监管理局
电 话:15182419593
邮 箱:327801909@qq.com
邮 编:62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