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切实实从严治党,清清白白造福一方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21日发布消息,今年5月份,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215起,处理4469人,包括34名地厅级干部在内的3301人被给予党政纪处分。在查处的问题中,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的数量最多,达到793起。此外,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和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也较为突出,数量分别达到573起和526起。
相信很多人从小都听过一句话: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即犯了错误之后能及时改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改过就是改正过失和错误,这是古人很看重的一种道德修养。孔子也说过:过而不改,是谓过也。可如今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中有的人却是“知错犯错”。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可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践行好廉洁自律规范,维护好纪律的严肃性、权威性,必须首先在党员教育管理上严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在廉洁自律上追求高标准,在严守规矩上远离纪律红线,真正把党章党规党纪落到实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人数不在少数。其中,一部分干部已是“无药可救”,还有一部分干部还有康复的机会。比如,一些领导干部被问责的事由并不复杂,也没给国家和群众利益带来重大损失,完全有改过自新的可能。
众所周知,组织培养一名干部不容易,个人成长为一名领导干部更不容易,一旦因犯罪判刑了,党组织多年的培养和本人以前的一切努力就毁于一旦、付诸东流。因此,管理干部,并不是干部一有问题就要将其“一棍子打死”,也不是等“错误”犯大了在处理。而是在发现违纪苗头的时候,就要像医生对待病人一样,及时指出、提早预防,避免小毛病发展成为大问题。诚然,“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阴影”,在高压反腐势头下,“抓老虎”、“拍苍蝇”本是大快人心,但“无官不腐论”的确也让人心寒,尤其是我们广大基层干部,我们的组织更应为他们创造良好工作和成长条件,保障他们的合理待遇,帮助他们深入改进作风,提高发展经济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依法办事能力。
同时,作为我们干部自己务必要,一是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党性观念,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做到知荣知耻,保持共产党人应有的品德和境界。二是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到有错就改、有错必改,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的铮铮誓言,决不能跟党组织耍小聪明,决不能口是心非、阳奉阴违,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的前面,作为必须坚守的底线,不违反、不碰触、不逾越底线。
作者:敬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