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散文 >散文 >野花

野花

2010-09-14 08:30 作者:marsenshing 阅读量:3602 推荐5次 | 我要投稿

野花

我总觉得养花是很有情致人的事,是很会休闲和很有品味人的事,也是很富足或至少很满足的人的事,与我而言,总是相差很远。有时也只是敢想想,但不敢深思,因为我没有那么高的雅趣,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更没有足够鼓的钱包。而且凡是人所精心所爱、所养的花,总是娇贵的、富贵的。天有九级,人有九等,花有九品。细细打量自己,一个普通的人怎么能有非分之想呢?是农民,就得甘心去种地;是工人,就得看老板的眼色;是公民,就得听公仆的;是穷人,就是安守自己的本份。天地有界,生活也是有地域之分,自然也有其领地,所以不是士大夫,不是富商巨贾,就不要去玩颇有雅兴的东西。把高贵的东西留给高贵的人。这也是顺其自然,算是一种和谐。普通人果能如此,也算为和谐社会作了一点贡献。

不论别人怎么想,我嘛,总是这样认为。每当看到养花的人,总是感到一种自觉的敬畏;每当看到养花人所养的花,就感到一种莫名的酸楚,也许是酸葡萄的感觉吧,说不出。出于这种敬畏和酸楚,我对于什么名花,都不甚感兴趣,见了,也是远远地躲开去,有时实在躲不开,也就混在人群中,装模作样地欣赏、品头论足,弄出一副绅士的派头,一副士大夫的品味。然后趁人不注意,速速地逃去。

花是一种自然的恩赐,我并不是不喜欢,因为根本没有理由不去喜欢。相反,总觉得花是生活的色调。我所不喜欢的是人所养的花,那种被精雕细琢,失去了自然风韵的花。凡是为人所养的花,如果仔细看,无论色、香、姿怎么绝伦,我总看到一种媚态,一种媚颜,一种媚骨,一种高出一头的神情,一种洋洋自得的劲头,而根本不知道那种寄人盆地的滋味。浑然不知人们赞美它的美,实质是赞扬主人的情趣、主人的品味、主人的天才艺术。即使再美的盆景,再名贵的品种,所美的是一种艺术,给人的也是一种艺术的魅力,而不是花的本身,就花而言,它只是主人展现自我的工具而已。既然是一种工具,就失去了生命的动感,缺少了天然丽质,心里不免为它感到失落。

所以我不喜欢养花,不喜欢用艺术的天性去扭曲自然,而是向往自然。向往自然,有两种人,一种是富足过头了,想穷开心,过过穷人的瘾;一种是地道的穷人,只有朴质的心态和生活,没有富贵过,不知道什么是富有,因而也就十分满足现有的生活。当然还有第三种,是伪富人的小资。我当然是第二种。所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有一种亲切感,有一种真实感,所看到的,是真实的,没有伪装,没有人工的艺术;所听到的,是自然的声音,没有现代的艺术家哪种装出来的神情和质感,也没有士大夫们造作的咏叹。

从县城到一个边远的开发区,与小城远了,与自然近了。失望之中,又感到欣然,经过一个轮回,又重新回到了起点。生活总是有趣的,因为时常让你感到地球是圆的,人生的轨迹的也是圆的。生活也总是有意义的,在你饱受一种追求、满足和折磨后,给你一种新的追求、新的满足。每天上班,我沿着熟悉的小路,逍遥地走着。虽然是盐咸地,但也不失生机,各种野草野花还是随处可见的。人能适应不同的环境,比人历史更长的植物更是如此,也给人更多的思考。所以走在小路上,是一种眼的享受,也是思想的操练。我看。我想。

在蓬乱的野草丛中,随意点缀的不知名的野花,是这片盐咸滩的最大特色。花的品种不是很多,但很有特点,也有特色。说其有特点,是因为其小,与周边的野草相比,她瘦弱、矮小,花朵更小,有的几乎是贴着地面,有的虽然也勉强撑起来,尽量伸长脖子,想看看野草外边的世界,还是力不从心的。固然如此,从她们的脸上可以清晰看出乐观的精神,给一点空间就生长,给一点阳光就靓丽。说其有特色,就是花形很特别,也很别致,更重要的是没有清香,没有媚态,纯然一副我是我的神情。很不起眼的那么一簇、一丛、一棵、一朵,黄的、紫的、水红的,自然地生长,自然地散居,自然地展现,没有一点斧凿的痕迹,使原本是青一色的盐咸地里,多了跳动的生命,让你的视觉感到原生态力量的冲击,让被现代生活折磨得麻木的思想多了几点非份之想。

野花,因为其生长在田野,所以才叫野花。因为生长在田野,才未失去自然的野性,保留自己的风骨。在自然的生存中,要自己去为自己奋争,争得了生命,就把生命的颜色回赠给自然,不论你有没有过什么恩泽于她,她不计较,不在乎,在乎的是自己的存在及其意义。存在是为了回赠给自然,不是为了迎合一个人、几个人、一群人。自己活着,点缀他人的世界,美化自然,取之于自然,回归自然,是野花的品质。

生命属于自然的赐予,用来感恩自然,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道德。在世界上,除了野花做到了,还有谁能呢?

其他人在看啥

    《野花》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