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随笔 >随笔 >中国特色的传统与现代化融合

中国特色的传统与现代化融合

2011-08-06 17:15 作者:marsenshing 阅读量:296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中国特色的传统与现代化融合

我们向来是很守传统的,封建帝制一守就是两千多年,比任何一个国家的时间都长。当世界已经进入工业革命的时候,我们还是口呼万岁;那些创造历史文化的古国都不再了,而独我们风韵尤存。但我们也似乎是很现代化的,现代化起来非常迅速。国门一开,西风一股脑地进来,从生活到休闲娱乐,一切都是很洋化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让曾经轻视我们的列强不免妒忌我们。没有共同富裕起来的人,也很会做潮人,西方有情人节,尽管我们没有浪漫的基因和素养,我们也拿来享受,做些物质消费。西方有圣诞,我们不是教徒,也不相信基督的教义,但照样热火朝天地快活,时尚起来。

可贵的是,我们在吸收洋人的时候,似乎还没有数典忘祖,放弃自己的节日,自己的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一个不拉。于是我们就成了世界化的中国,世界上有的东西,我们都有,自己应该有的东西,还是样样摆着,一个不差。所以我们很是现代,也很传统,很传统也很现代。就像以前并不受重视的七七节,被现代为中国情人节时,便很热销起来,到处都打这张牌,到处都在吆喝,广告遍天下。

中庸是我们道德的准则,和为尚,不拒绝。外来的东西,我们兼蓄并容,外来的佛教文化,我们很快地接受并繁荣起来,并且很快地中国化。好像中庸的好处就是能把不同的东西熔炼成一体。西传的圣诞节,不是信徒并不妨碍我们的热衷,普遍笑纳。没有精神的支撑,我们照样换来形式,圣诞老人遍地兜售,海吃海喝的潮人聚会大行其道,短信满天飞。从精神的敬仰,到物质的消费这是外来文化的中国化过程和特征。正是依靠这个法宝,我们现代化起来无可比拟。传统的七夕节,我们也正在加快如此的现代化步伐,这确实是个神奇的国度。

这个现代化的过程,又何曾不是一个现代化向传统化回归的过程呢?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一切精神的东西,都要物质化的,如尊师,要去祭孔,在敬奉供品;尊重领导就要用贡品表达心意。节日就要我饱餐一顿,即使再贫穷,也要要一点物质的面子。儒家经典很精神,但表现起来很物质的,三纲五常都要一定的形式来表达。所以我们在现代化的时候,就是把外来的文明物质化,向世界上展示我们的同化能力,展示我们的进步。

传统与现代化的融合,就是我们完美的民族性格。

其他人在看啥

    《中国特色的传统与现代化融合》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