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元买房记
5000元买房记
1999年大学毕业后,应聘到阜阳市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上班,半年后跳槽,又回到合肥,之后几年在职场上一波三折,换了N家单位,最长时间没超过半年,最短的才几天,甚至一连几个月失业在家,那段日子,经济常常捉襟见肘,甚至还举债度日,这种现状直到2001年底去南京上班以后情况才有所改观。
2002年,经朋友介绍,交了女朋友,也就是现在的妻子。女朋友先是在合肥上班,工作也一直不如意,2003年同我一道去了南京,在南京断断续续上了几个月班后,感觉也不理想,临近暑假时,就让女朋友先回到了合肥。让女朋友回合肥一方面是因为她在南京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我,我迟早会回合肥安家,在南京工作也只是一个过渡,那时并没有想过在南京或者在其他的城市安家落户,合肥毕竟是我熟悉的地方,离家也很近,虽然无法和上海、深圳、广州这些大城市相比,但毕竟是省会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未来的发展必然不可估量。女朋友回合肥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回去买房,虽然那时候女朋友并没有极力要求买房,更没有前瞻的眼光预料到以后房价会疯涨,只是想到既然到了结婚的年龄,也准备结婚了,总该有个栖息的地方吧。
第一次买房:74平方
其实,说是买房,我身边仅有5000元存款,女朋友身上加上我给她买项链她没舍得买的钱也只有将近5000块钱,其他的钱只能是借。当然,在决定买房之前我就计划好,准备向两位哥哥每人借1万,他们都事先答应好了的。当时我们的买房计划是买个两室一厅的二手房,房总价不超过10万,首付3万,其他向银行贷款。买二手房的好处,既可以免去装修的费用,又能够买来就住,也好让女朋友在合肥有个安身之处。
2003年上半年,当时合肥房产市场还没有红火起来,只有一些零星的开发楼盘,最高的房价也不超过3000元/平方,一般合肥二环之内的新房价格也就在2000元/平方左右,二环之外的房价,特别是合肥东边的房价更是便宜,也就在1000元/平方多一点,甚至低于1000元/平方的,大学城、开发区的房子最贵的楼盘也不超过2000元左右/平方,当时我定位在总价10万左右的二手房,应该可以买到六七十平方的房子。
整个暑假,女朋友一边找工作,一边开始找房子,看了很多家,一直也没找到中意的,不是位置不好,就是房型不好,还有就是价格高,一直没有定下来。最后又看了几家房子,女朋友给我打电话要我回去看看,再商定一下。周末抽空回了趟合肥,随女朋友去看她看过的那家房子。房子是在西边,靠望江西路,还是二环以内,当时西边并没有怎么发展,显得非常零乱。小区也不大,算不上成规模的小区,关键的是小区缺少物业管理,满地的西瓜皮没人清理,环境不好。房子在三楼,女朋友已经看了好几趟,最不满意的还是房型。房子70多平方,要价10万多一点,是三室一厅的房型,客厅很小,像个长长的走道,房子也没装修,不能买来就住,综合各方面的原因,还是决定放弃这套房子。不过,不算是明智的决策,后来,西部大发展,那里的房价蹭蹭往上涨,上涨的速度远远高于我后来选中的房子,更关键的一点是,没想到女朋友后来就在那个小区上班,而且一上就是好多年,这一点是万万没想到的,要是知道她以后的工作单位在那,肯定会买那套房子的。这件事后来女朋友还一直唠叨呢。
又找了一家中介,又去看了一套房子,这套房子在东二环边上,属于二环以内,房子74平方,四楼,房主要价11万。房子整体布局还不错,房型也还可以,两室一厅,双阳台,南北通透,装修虽然很简单,但感觉清爽,买来就能搬进去住,不需要再花钱装修了。小区也不大,近10栋房子,周边交通还不错,靠近二环路,就是车子多,有点吵,不远处还有一个大型超市和菜市场,生活非常方便。当然,当时买房子根本没考虑到那么多因素,比如医院啊、学校啊、环境啊,等等,毕竟手头上就那么点银子,也不可能买到那么理想的房子,要是象《蜗居》里的海萍,对房子那么挑剔,恐怕一辈子也买不了。当时我是一眼就看中了那套房子,就下决定了,女朋友还是犹豫着。我看完房子后,就回南京了,具体事情还是由女朋友负责去办,最后经讨价还价,10.7万买那套房子,买房费用都由我们支付。就这样,还是超出了我们的预算,银行只能贷到7万,首付需要3.7万,另外,中介费、契税等各种费用加起来还需要4、5千元,原本计划的3万元是远远不够的,最后,又向女朋友在深圳工作的弟弟借了1万元,她父母又帮我们借了2000元,总算凑够了买房子的钱。就这样,经过近1个月的时间办理各种手续之后,终于在9月份拿到房子了。
买好房子后,我们两个人都是身无分文,女朋友甚至到了到处蹭饭的地步。当时,真是家徒四壁,除了不需要装修之外,屋里空空如也,没有一件家具,连睡觉的床都没有,好在是夏天,在地板上铺一张凉席就可以睡觉,有一次周末,我回去的时候,就是睡在地板上,当时真的连买床的钱都拿不出来,只是买了一些家庭必需的锅碗瓢盆。
国庆节,我们结婚了,其实,说是结婚,只是把双方父母聚到一起见个面举行个仪式而已,除了那套房子,我们完全可以称的上是“bare marriage”,无婚宴、无婚戒、无婚纱、无婚照,甚至没有家具,就这样简简单单地结婚啦。
第二次买房:108平方
2003年下半年,是合肥市房地产市场出现转折的一年,我们刚买好房子后,合肥房价就开始疯涨,我们正好赶上了买房的末班车。有一位同事,比我们晚半年,买了一套60平方的房子,总价还要16万多元。同年暑假,我从南京回到了合肥,日子也渐渐好起来,慢慢添置了电视、冰箱、空调、电脑等电器。
沉寂了3年之后,我的心又开始躁动起来,筹划着换房。当时,我和爱人的收入都不高,加起来也就3000多元吧,在我决定再次买房的时候,不但身无分文,就连第一次买房时向亲戚借的钱都没有还清。我刚说出这个想法,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特别是妻子,都认为我是异想天开,一分钱都没有,还想换房,但是我没有因此放弃。因为职业的原因,我一直想拥有一间独立的书房,两室的房子满足不了我的要求;另外,买第一套房子没考虑小孩上学问题,幼儿园和小学离的都比较远,以后小孩上学很不方便。当时房价开始上涨,东边房子均价大概在3000左右,我计划卖掉现有的房子,买一套100平方左右,三室两厅,总价在30万左右的房子,卖老房子的钱除还掉银行之后,正好够买新房的首付,还略有赢余。
从2006年开始,我就关注房产的发展,甚至还四处看房,在计划了近1年之后,在爱人的极力反对到后来的支持,终于在2007年9月份,买下了第二套住房。房子108平方,三室两厅,高层,17楼,铜陵北路边,小区规模不大,房价3088元/平方,总价不足34万元,就这样还是超出了最先的预算,首付近10万元全部是向亲戚朋友临时周转的。之后,我卖掉了第一套房,19万,卖价不高,扣除银行的5万多元欠款以后,付首付款及交房费用之后还有剩余。2008年2月份,拿到了新房,花了2个月时间的装修,耗资8万多元,终于在5月1日那天搬进了新居。
事实再次证明我的做法是明智的。2008年上半年,房价又开始疯涨,我又一次赶上了合肥第二次房产市场升温的末班车。之后,房产市场迅速升温,从均价4000元,5000元,再到今年的6000多元,短短3年不到的时间,房价整整涨了一倍,现在我的房子也升到了6000多元,也整整涨了一倍。我有一个同事2006年结婚,当时他们还是租房住,他的收入比我高的多,当时我劝他买房,他不愿意,做其他投资,去年,他终于买了房,80几平方,40多万元,比大学城还远的地方,很后悔,这几年挣的钱,还不够用在增长的房价上。
两次买房,两次都赶上了房价疯涨的末班车;从5000元买房,到现在108平方的住房,在房产投资上,我一直扮演着明智者的角色,而且这么多年,我一直都拿着微薄的工资,就连到现在,我每个月的收入也才3000元左右,如果要是现在买房,两室的房子我都买不起,我一直为自己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多么明智。唯一失策的是不应该过早卖掉第一套房,如果当时不卖,或迟一年再卖的话,最少相差10万元。
在我2009年下半年还筹划购买第三套住房的时候,国家宏观政策开始调整,合肥二套房首付由两成提高到四成;今年,国家又出新政策,二套房首付提高至五成,贷款利率提高10%,三套房不放贷款,就这样,我的第三套购房计划被生生地扼杀在摇篮里,房产投资行动宣告结束!
备注:本文发表于12月22日《合肥晚报》家园故事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