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懂无知的岁月
半夜,小鹭醒来,想起明天要去办很多事,并且时间都安排的很紧,其中去的地理位置大概都知道,尽管经常经过,对于小鹭这个"路痴",要能不在张冠李戴浪费时间的情况下很快到达目的地,还是陷入了窘境,夜不能寐。突然,她想起了小张……
小张是小鹭上学那会就认识了。
每年暑假小鹭来省城上班的哥哥那儿玩,往往下了车就不知道东南西北,尽管哥哥的单位和车站在一条道路上,尽管省城有四面城墙方向很好辨认,尽管哥哥不止一次地叮嘱小鹭出了车站直视最高楼顶上有微波通信塔架方向走……可她还是每次下车不知所向,总要在车站旁的公用电话亭给哥哥一个传呼,一会另外一个声音给小鹭回来了电话:
"小鹭吗?你现在在哪儿?在车站东门还是西门?"
"我……我……我不知道东南西北,在城门里火车站旁的汽车站门口。"小鹭听到不是哥哥的声音,对于自己不知道方位感到自惭形秽。
"你的对面有什么建筑物?"
"有个烤鸭店……"小鹭怯怯地说。
"你先过马路走到路对面,一直朝楼顶通信塔架的方向走……我马上出来接你。"
电话里的声音热情耐心,尽管小鹭照着电话里声音指导的方向走,可还是走着走着找不到通信塔了。没办法,又去电话亭呼哥哥,一会又是刚才那个熟悉的声音传来:"你在电话亭旁边站着别走,我马上过来接你!"
哥哥对于小鹭这个永远教不清东南西北的妹妹懒得理了,加上和小鹭年龄相差很大,小鹭那时很叛逆,哥哥也无可奈何。第一次哥哥来接小鹭,那时小鹭才十六岁,个子比同龄人能稍微高点。看到一身休闲,留着短发,肩上挎个背包,外套纽扣都没对齐的小鹭,哥哥给她整理了一下外套,并温和地告诉她:"你们小学自然书上都有方向嘛!早晨起来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没等哥哥说完,小鹭就插嘴:"如果天阴着没太阳看什么?下雨天看什么?"尽管哥哥给她耐心地讲着,她还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全当唠叨了。心里只想着怎样去小吃街美美地吃一碗米线,一个煎饼果子……现在哥哥忙着出差了,小鹭的所有事宜好像全部委托他人了。
没过一会,一个个子略高,体型偏瘦,平头,脸庞白净,穿着灰白色夹克上衣,浅灰色休闲裤子,一双白底蓝面运动鞋,看上去和小鹭大不了几岁的青年小伙子出现她面前,阳光干练,并且很自然地笑着问她:"你,就是小鹭?"
"嗯!你是……?"
"我是你哥同事,你哥出差晚点回来,我来接你。"
"哦!……"小鹭犹豫了一会,听声音和电话里很相似,可还是想和哥哥确认一下。从记事起,"人贩子"这个词似乎在她耳旁萦绕,因为她们村好几个长她几岁的女孩出来不见踪影了,听村里的人说被"人贩子"拐卖山东了。家里的大人天天告诫孩子:出门千万别跟陌生人走,如果去了,你永远就回不来了……小鹭此刻的提防有增无减。
一会哥哥的电话回过来了:"我晚点回来,让小张帮忙过来接你,回来后小张带你去吃饭……"听完哥哥的安排,小鹭放心了。
她们边走边聊天,从小张口中得知,他比小鹭大几岁,并且是小鹭家乡临镇人,他通过熟人经小鹭叔叔介绍这儿当临时工的,在这个单位很少有临时工,正好特招两个,他们亲戚就通过小鹭叔叔介绍过来了。还有一位叫小崔的,他和小崔对班,现在小崔上班,小张来接小鹭。
"我怎么称呼你呢?"小鹭问。
"我姓张,就叫我小张吧。"
"你比我大,还是叫你小张哥吧!"小鹭觉得人家比她大尚且是她哥哥的同事,这样称呼似乎很能说的过去,并且也出于尊敬。可小张的名字小鹭也从没过问过。
回到哥哥单位后小鹭认识了小崔。小崔较小张个子能矮一点,瘦弱的身板,大眼睛,一直保持着微笑,语言不多,长着一幅看上去能给人信任感的面孔。
从此以后每次当小鹭来玩,来接她的不是小张就是小崔,在小鹭心里他们都是"哥哥"。虽然大家一起聊天时都直呼小张小崔,但针一对个人时,小鹭还在称呼后面带"哥",这其中不但有着一份尊敬,更多了一份感谢。
后来小鹭只要来城里或着要走,干脆不和哥哥打招呼了,直接找小张小崔。尽管小鹭比起城里的女孩皮肤微黑,特别是高原人特有的红脸蛋,不大不小的眼睛,高高的鼻梁,棱角分明的嘴唇,长相算不上多么漂亮,也不是会刻意打扮的女孩。可小鹭单纯可爱的性格往往逗得他们开心!他们也把小鹭当小妹妹一样看待,只要他们一下班,小鹭就吵着让带她出去玩,并且恶作剧的事不许给哥哥打小报告。
他们带小鹭了解了周围的古建筑,书店……小鹭能记得第一次经历圣诞节狂欢夜的兴奋,城中主街道人山人海,她还约了同学和他们一起玩到零点…… 和同学要煲电话粥时,他们给小鹭偷着解内线密码,这样一直纵容着小鹭。
小鹭记忆最深的是有一年国庆节刚过,哥哥单位的院子摆放了许多漂亮的鲜花。她喜欢花,非要带一盆花回老家,花名不知道,只知道很美丽。在小鹭的央求下,小张躲过摄像头将花带盆装到袋子,她们偷偷跑出大门,胜利的喜悦感好似她们打了一场胜仗,躲过了敌人的围攻,胜利突围。
曾有一次,小鹭想上网,凭她的三寸不烂之舌的乞求,小张和小崔不得不安排她晚上在叔叔办公室上网。第二天叔叔发现一个很重要的文件不见了,严厉地训斥了他们,可谁也没有说出是小鹭弄丢的。这是小鹭后来才知道的。
就这样,小鹭在这个城市多了一份依靠,不仅仅是家里的亲情,在她心里更多的是一份纯粹的友情。好多次小鹭从外地回来,承诺来接她的哥哥,下了火车,则变成小张小崔的招手……小鹭想,在他们心里或许都是缘于她是她叔叔的侄女吧!
她们的青春就这样蹉跎而过……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冬天,小崔结婚了。她们三人一起出行多了一份顾虑,小崔也不能再和她们一起同路了。小鹭也在婶婶的安排下每天相亲,小张也在小鹭的安排下和她同学同事相亲。最终都没结局。
刚过完年,小鹭带着男朋友来了,当给小张小崔介绍自己在老家订婚了时,小鹭看出了他们诧异的表情,不相信小鹭这个平时无拘无束,顽皮活泼,一向玩世不恭的女孩真会的带来一位男朋友?他们再三向小鹭男朋友求证,证明她们真的订婚了,可以看出他们有一丝失落。或许他们眼中的"开心果"再也不会天天逗他们开心了,不觉中的确到了出嫁的年龄了,并且她和男友要马上离开这个城市了。
在去外地的日子,小鹭隔段时间打电话问候一下他们,相互都寒暄几句,小崔当爸爸了!小鹭也替他们高兴,小张还在婚姻的十字路口徘徊,小鹭劝慰他别再挑了,再挑真成光棍了,小张只是在电话里笑笑……
有一天小鹭和父亲通话,父亲偶尔提起小崔有可能要离开单位了,单位在缩减临时工,只要一个人,小张留下了。由于小崔太老实,没过多的言辞,不适合再待了。小鹭竭力恳求父亲去找叔叔别让小崔失业,因为他爱人和嗷嗷待哺孩子全指望他一个人,所以无论如何父亲都要答应她去帮这个忙,一直以来小鹭对小崔的不善言表有几分同情,友情的天平朝小崔倾向了一点,后来听父亲说叔叔答应了,小鹭才舒了一口气。
小鹭结婚后回到了省城,小张也结婚了,并且有了孩子,小崔调到城外的下属单位了,联系不上。小鹭还是不管有什么事,都第一个咨询小张,要帮朋友买火车票了,家里电脑坏啦,出门又找不着方向了……小张还是热情耐心地帮助着,好像他是小鹭的万能使者。
去年秋天星期天的一个傍晚,小鹭坐窗台上边赏雨边和朋友聊微信,家人都各自为政,投其所好。小张突然发来信息,许久没联系了,问候了几句,最后他说:"小鹭,你那年订婚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你难道感觉不到我当年喜欢你……"
"我……"第一次听到这么唐突的话,小鹭愕然,不知所措。
"其实过去很多年了,现在说出来我也舒坦了……"小张的语气里多就一份认真,不像是开玩笑。
"我……我一直把你们当哥哥,从没多想,认为我是我叔叔的缘故,你们才对我这么关心的……"小鹭突然语无伦次,惊慌失措。
"你难道一直没感觉到吗?……"
"……"
小鹭认真仔细地回忆着……想搜索出能体现当年有少男少女羞涩初心的任何语言,任何事件,那怕记忆中的一点小事,一点表情都是可以的,可她仅仅只在"哥哥"的边缘伫立。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歉意。
"这么多年,一直信赖你,依靠你,一旦有事情第一个给你打电话……在我心里,你和小崔一样,是我永远的哥哥,好朋友。"小鹭怯声说道。
"嗯……那好吧……我还是当你哥哥吧,做你永远的导航……"
她们都坦然了,回归以前。
一天,小张给了小鹭,小崔的联系方式。小崔还是那样的不善言语,小鹭问候了几句竟然没话说了。或许是时间太长,相互都有了隔膜,还是随着时间的洗刷,她们那个青春年代的友情已慢慢淡化……再后来她们便没了联系。
前段时间小鹭去北客站,因迷失方向在空间里发牢骚,小张看到后关切地打电话问情况,小鹭心里涌起一阵温暖的感动。
有时候,小鹭很惭愧,朋友是相互帮助的,而她倚仗的朋友只是一味地索取,这么多年只是一句"谢谢",代表了所有的回馈。
无论是小张还是小崔,小鹭幸运在最美好的年龄里,遇见了陪她疯玩的伙伴,往昔的懵懂无知 ,挥洒着青春的岁月,不着痕迹地离散。虽然现在只剩小张了,可他们永远是小鹭往事中那份神圣的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