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乱谈八卦 >领导干部要适应新时期网络舆情处置方式

领导干部要适应新时期网络舆情处置方式

2016-05-26 14:51 作者:暮色兮凉城 阅读量:360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兴社交平台“微博”、“微信”、“QQ”等网络社交软件的兴起,网络舆论进入“自媒体”时代,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制造和传播源。相较于传统舆情传播特点,网络舆情覆盖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社会影响更大、虚假信息更多。

因此,在新时期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关注群众关注的问题,经常上网看看社会动态,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的问题、解疑释惑。因此,这就给广大党员干部在新时期的群众路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员干部应当与时俱进,去学会和适应新时期网路舆情的处置方式,维护社会稳定。

网络媒体,由于其传播的快速性,很多媒体为了追求新闻点击量,有时候往往会忽略新闻的真实性,而民众也会随众跟风,发朋友圈,以讹传讹,以至于在社会上造成较大影响,由于涉及社会各阶层最关注的腐败、民生和安全等问题,一些突发事件或者某些利益集团刻意制造的虚假信息,更容易传播甚至因此引发群体事件。因此传统的“删除信息”或“禁止播报”等处理手段已不可取。面对这些问题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一定要沉着应对,更不要用权力去干涉媒体,也不要去回避群众所问,要客观的正面去应答,更要去引导民众了解事实真相,如果真的涉及到党政机关,应当公开透明去处理,让群众了解事件处理进度,将结果公之于众。

在互联网发高速发展的时期,应当加大力度提高领导干部的新媒体素养,同时也还要不断改进舆情处置方法,把握好时间、限度和效率,对舆情要正面应对,要避免避而不见,更应该公开、公正和透明。应当看到,在近年来多起公共事件的磨练中,舆论对危机主体的应对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如今,仅“快速回应”已不是新媒体的第一诉求,必须要有精准的时间概念,更要把处理过程公开化、透明化,避免“暗箱操作”的嫌疑,尽量满足各方关切,特别要尊重受众的参与权,因势利导,才能取得最佳舆论引导效果。

面对新时期的网络舆情,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改进对公共事件的舆情处置方式,要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封堵模式,要正确去引导,最大限度压缩非理性的遐想空间,使事件的性质限定于其本身,不做泛化解读,通过充分的探讨和具体的分析来纾解舆论情绪、凝聚社会共识,借助于自媒体内生的自净、对冲等能力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其他人在看啥

    《领导干部要适应新时期网络舆情处置方式》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