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浮萍,乡思若骊歌
我是一条鱼,一条迷途海口的池鱼,无论怎样溯游,都回不到最初那条绿色河流。
我是一只鸟,一只迷失家园的孤鸟,无论怎样振翼,都寻不到最初那个温暖?窠。
我是一管笛,一管被快乐遗忘了的残笛,我的笛孔里流淌的永远只是缠绵思乡曲,音符颤抖而又伤感.......
——题记
引子
故乡来人了,来人就坐在我客厅沙发上,我自然高兴。但我不敢亟亟探问:“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不敢!只是香茶美酒、盆碟碗盏小心招待,直到来人酒足饭饱满意而去我都没敢提故乡一个字。阿,不能提了,我的故乡已多年未归,我深知老屋的浮尘挂满了所有的空间,老院也荒败得毫无人气了,就连那几株亲手栽种的果树也因为久久不见游子的身影而了无生气了。
故人来了又走了。送走他,我回到房间放下窗帘静坐。妻知道我的心性,也知道我又要度过一个不眠之夜,没说什么,只是为我送来一杯热咖啡安顿我不要熬夜太久就歇息去了。
夜已深,万家灯火次第被摁灭,四周一片寂静。只有落地灯幽微的光在黑暗中静静地陪着我,陪着我不知安居何方的心灯忽远忽近地闪烁。是啊,心灯不灭,灯光却不知该照向何方。我是一条鱼,一条迷途海口的池鱼,无论怎样溯游,都回不到最初那条绿色的河流。我是一只鸟,一只迷失家园的孤鸟,无论怎样振翼,都寻不到最初那个温暖的?窠。我是一管笛,一管被快乐遗忘了的残笛,我的笛孔里流淌的永远只是缠绵的思乡曲,音符颤抖而又伤感.......
三十年异地求生,三十年离家漂居,三十年未饮乡井水。看看已年出五十,手指失去了激情的脉冲而逐渐萎缩,一天天干瘦枯黄。布满尘埃的银丝,浸透疲惫的汗渍,沉重得难以飘起。皱纹纵横,条条都是沧桑的印记,记载着那些早已消逝的不可重负的过往。记忆沉重,潇洒远离,沉默如影,影子里都是嘶哑的怀旧之歌。没有伴奏,更无节拍,只有不成调的断断续续的旋律在风中颤抖。
怎样不经意地就到了这个令人无法选择的年纪,寄居于这个令人无所期冀、困惑不已的年代,只觉得天地是那样逼狭,心灵又是那样憋仄,让人无处可去,继而无处可逃。灵魂游走在瘴气弥漫的十字路口,分辨不出自己的方向。
双手捧起心灯的余光,眺望远方,找寻记忆之初的温暖,觅取儿时的韶光,追赶故乡的落日,也许能给我心以稍稍慰藉。失落的我可否把旧时的记忆拾起,童稚的乐音可否把我未灭的希望承载?
(一)乡间,心绪书写的无韵诗行
“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不是南方湖面上戏水的鸭子,但我是第一个能从同伴的不同于昨天的惊喜叫声里就能感知柔柔春风滑过我指尖的盼春知更鸟。善感的心就是我飞翔的羽翼,我的羽翼随我坎坷的脚步几乎丈量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甚至更多地方,但站在云颠,我依然会毫不犹豫地呼唤滋养我生命的乡间美。
乡间的春光里有甜蜜的花香,乡间的煦风中有清新的草味,乡间的空气里有醉人的憧憬。乡间的阳光分外妖娆,乡间的夜月分外清幽。乡间的天特别蓝,乡间的人特别亲。茅屋足可遮风雨,火炕足够驱严寒。梁间燕子蹁跹,喜鹊树稍鸣啭。田埂上有我流连的的脚印,黄土中有我隔世的不舍。
我的家乡离城不远,一方连接都市的梦幻,一方承载农家的闲趣,可口的粗茶淡饭就从自然现采,爬上榆树捋榆钱儿煮饭,摘取香椿芽炒菜,瓦瓮里有精心腌制的酸菜,鸡窝里有刚产下的温热的鸡蛋,田畔水灵灵的荠菜正好包饺子........乡间生活如古玉,愈摸愈润;如陈酿,愈品愈醇;如老歌,愈听愈欣悦;如唐诗,愈读愈美妙。让人读不够,听不足,看不尽。只要踏上乡间小道,美好的回忆就会瞬息苏醒,荒瘠的心园就会立生春辉。
七八岁,枝头小鸟第一声鸣叫,就会逗引我拔脚追向田野。柳枝上第一抹新绿,桃树上第一点秀红,苦菜冒出的第一个酥红的小嫩芽儿都能撩拔的我心痒痒的不知道回家。
不回家,唉,那时不回家是因为春风牵住了我的衣袖,后来不回家是因为生计困住了我的脚步。现在啊,已经不能回了,落叶归根根无处,游子寄情情何寄!
羁旅牵绊三十年,晨昏变更三十年,黑发白首三十年。三十年剥离泥土的囚徒般的都市生活,足以让心田春草枯萎、夏花凋败、秋水枯涸、冬雪风干。三十年,脉动我生命最初那鲜活的一切就枯竭了,无声无息。
走惯冷硬的水门汀大马路,就疏离了乡间阡陌那种温软踏实的感觉,听多都市喧嚷嘈杂的人声、车声,就对牛羊欢叫、小鸟甜歌、黎明鸡声、黄昏狗吠这些天籁之音都麻木了。但憋促的心就想逃离,逃离温室那点不死不活的绿色,逃离楼层里那股不流不动的空气。就想回到我的家乡亲近自然,亲近泥土,与花草共呼吸、与树木相吐纳,深吸大地芬芳,醉嗅乡土烟火。
(二)我是风筝,炊烟是绳
我是母爱放飞的一只风筝,飘袅的炊烟就是母亲手里那根牵系我心灵的线绳,无论漂泊多远,我都飞不出母亲的心空。
“山村炊烟映朝阳,远陌青山绿意长”是舒展我心头的一幅永不褪色的乡土风情画。宁静的村庄,温煦的阳光,朴素的乡音,老妈蓝色碎花布的围裙,老爸瘦长烟杆玉嘴儿烟具,烟圈里绵邈的田野,常常甘润着我的心泉。滋润我记忆的还有富人家的青瓦,错落其间的穷人家的土墙,村边树下伙伴们的打闹追跑,门前带露水的小草,草边唧唧嘎嘎觅食的鸡鸭,炊烟中叽喳的鸟雀,悠闲吃草的牛羊那扑棱扑棱的耳朵,认命的娴静眼神。风中传来的忽远忽近的风箱声,风箱响起,炊烟就会袅袅飘起。
炊烟是母亲劳作的标签,是母爱最形象的诠释,也是亲情吟哦的思乡曲。母亲的炊烟啊,总是最先迎来黎明最后送走黄昏。第一缕晨曦总能映照出通红的灶台前母亲那忙忙碌碌的身影。长长的木制风箱,在母亲手中“咔哒......咔哒......”着或长或短的古老乡韵,一日三餐就被这千百年不变歌谣催熟了,当清甜的饭香缠绵着炊烟在斜阳下的屋瓦上嬉闹打闹时,我那劳累了一天的父亲也就扛着锄,吆着牛,蹒跚在离家门不远的田埂边了。就这样,日日月月波澜不惊地飘曳着的炊烟硬是写就了千年乡史,有声有色的地诉说着故乡的兴衰荣辱,牵系着游子的衣襟,牵引着游子的脚步,牵动着游子的魂梦。我的目光穿过遥远的时空隧道,直达家乡旧罗城上空。
就在那里,清晨,我和小伙伴们总是携带一身炊烟萦怀的温情早早上学。放学后,我们就背个萝筐,腰挂木制的手枪,吹着柳树皮制成的奇形怪状、声音尖尖的号角,以割猪草为名,一路说笑吵嚷着走进村庄后山野里玩打仗。当晚饭炊烟袅袅升起在村子上空时,玩闹足了的我们才在各家大人长一声短一声粗一声细一声的焦灼呼唤中狂跑回家,端起碗就往饿得咕咕叫的肚子里塞。那时的饭食一点都不好,但梦想却丝毫不差,梦想自己长大后肯定是文学家、科学家或军事家中出类拔萃、灿若群星的一个。梦想美,童年的歌谣也就像春风一样神奇,把平凡的岁月装点的绿意盎然。但日子一点点流逝,炊烟下的所有梦幻都被现实击碎,被岁月风化,而今,风雨中摔打成人的我依旧浪迹天涯,暂无归期。那笨拙的箩筐,那亲爱的伙伴和留在田野乡间里的一串串欢笑,早已变成一个个遥远的童话。只有清晨,或者黄昏那一缕缕炊烟像一首古老的唢呐曲,依依梦里魂里...........
“炊烟漠漠衡门寂,寒日昏昏倦鸟还。”归梦还很遥远,但炊烟燎烤的喷香童年是我此生最美的梦境!
(三)蝉声,穿越年轮的壁障响起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童年的蝉声老是频频叩击我心扉。
每当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前密密的树枝折射进房间时,我就不禁恍惚,这样的阳光每年夏天都感受,仿佛一切都不变,只有窗前那棵香椿树似乎愈加高大,把我窗户遮挡得愈加严实。尽管这样,还是会有缕缕阳光穿透窗花纸为我的房间镀一层神秘的金黄,还是会有阵阵蝉鸣声真切地振荡我的耳鼓,叩击我的心扉,让我浮想联翩——这群鸣蝉里有没有去年那只,有没有童年那只?童年时那些在树梢上风雨中颤抖的蝉蜕绮丽了谁的童梦,又凋残了谁的希望?
童年时的蝉应该比现在更多,那时,蝉声好像是清亮、激越、昂扬的,那时候的夏天也最热闹,月光下、星光里,摔跤、赛跑、藏猫猫是我们的最爱。后来,说不清哪一年的哪一天,蝉声就突然从我的听觉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老师的教诲,家长的训导。再以后,挤压我耳膜的依次是收录机泛起的涟漪、工作噪音、生活喧嚣、新闻炒作、明星作秀、政治潮汐........只有蝉鸣离我愈来愈远,遥远得似乎被我遗忘了,似乎从我的生命里永远清空了......
那年,在外地,忙乱了好长时间,总算把纠结心头多日的一件大事安排妥帖,随即就有一种虚脱般的困顿感,于是,独呆房间静躺休息。心头无事,神经自然轻松,浑身三万六千个毛孔无一不轻爽。人生的轻松感真的好亲切,多久没这种感觉了,就让我好好享受一下吧!不一会儿就渐进禅定状态,似梦似醒,出神入化。突然,一阵清越、甜脆、爽亮的声音破空而来,悦耳动听,直击心扉,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什么声音?我一跃而起,接着又是一阵这样的声音潮水般漫过我心海。确定声源在窗外,我赶紧奔过去打开窗,才发现一棵枝叶繁茂的榆树遮住房间半个窗户,敢情声音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敢情这养耳的天籁之音是蝉声。
一刹那,我泪流如注。蝉声,给我带来童年欢乐的蝉声,被凡俗世事久违了的蝉声,历经如水流年、如云世情都没有疏远我。我迷途尘网苦苦奔突时,蝉声没有搅扰我,在我内心沉静,需要心灵慰藉时,蝉声穿破少年、青年、中年几十春秋心灵蒙尘积垢的壁障又入驻我心间了。“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
从此夏日里,午后、黄昏、静谧的夜晚,我都会相约蝉鸣,让这穿透年轮的声音滋养我善感的心灵,陪我静读善感人生,陪我品读价值人生:蝉从幼虫到成虫,要在黑暗的地穴辗转17年!黑暗给蝉黑色的躯体,它却用来歌唱光明。17年时间,17年等待,17年苦熬才能迎来阳光下一两个月的短暂歌唱!而短暂的一两个月就实现了作为蝉的全部生命价值!也许,我自己生命价值也体现在知命之年吧!我有什么理由不进取呢?
古人说,蜉蝣人生,我说,如露蝉生。蝉,生命如朝露般短暂,玉质如秋露般高洁,声音如花露般莹润。就给蝉儿营造一棵树的家园,让它尽情歌唱吧。在一切还没有改变的时候,在秋雨还没来临之前,没什么比蝉声动听的了,也没什么比听蝉更加惬意的事了。就让鸣蝉在我的心里久住,日夜为我咏唱春江花月夜,为我如诗的情怀添一点酒醉、添一杯茶香、添一阙词韵,为我把童年的梦想放歌在这三夏熏风中。如何?
(四)秋叶,是逝去的无声流年
似乎,我还没有从七月流火的哲思中醒来,蝉声就戛然而止,天气跟着转凉,哦,秋天到了,无声无息地到了。
风来过,雨来过,雷声搅闹过,春天才会来。春天来得热闹、来得气派,也来得张扬,张扬的春奔放热烈,干事也是雷厉风行,一来就点亮太阳,涂绿山野,撵起河川,唤醒大地一起向青春的赛场出发,拼了它个桃粉杏红雀欢鸣,拼它个荷香麦熟牡丹艳。秋不会像春那样,秋是安静的,经过见过、哭过笑过、泪过痛过。一切都看淡了,自然就增添了几分内敛沉静的含蓄美,几分天高云淡的清澈美,几分行云流水的酣畅美,几分气定神闲的淡泊美。
淡泊并不等于孤独,草木最知秋,一到秋天,就把绿的本领全部使出来,绿的丰赡,绿的澹泊,绿的深沉,绿的不再张扬,懂得不张扬的美就是最极致的美,而美到了极致也就要踏上归期。秋叶正是刮一阵极致的绿旋风后身着大红大黄披风悲壮而优雅地扑向大地。就让她回归大地吧,也许她累了,只想早些安睡;也许她是要回到大地的怀抱孕育新生,就如曾孕育过她的母体一样在来年绽放更美丽的笑靥。那对蝴蝶还会再飞舞,还会再来寻觅去年那朵花,所有的花都凋败无言,她们该何去何从?就让秋叶早点做准备吧,流年无声花色有期,就让逝去的无声流年相约有期的花开美丽吧!
在我看来,世间最美不过春花秋月,秋月更甚,清亮、皎洁之外蕴含人生多祈盼,祈盼不及又着多少凄美啊。苏东坡醉酒问月问出切切手足情,李谪仙举杯邀月流露了离离孤独意,投生在这个浮躁的俗世里,我没有那么多的闲适诗情,我只是想寻找,寻找童年月下游戏的感觉,寻找青春年华月下遐思的感觉,寻找离家千里月下相思的感觉。可这所有的所有越来越远,都无声无息地滴入无声流年里了。为什么,为什么呀?难道无声流年也要带我像这落叶一样无声归去么?归去就归去,不平的是,生活给我的这很多很多,美丽的期许,海阔天空的思绪,细腻的感觉.........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一起带走么?连那些我所未知的、想感受的,想采撷的,在遥远的地方发出迷人光彩的也要一同融化在未知的流年里而只允许我负荷模糊的记忆么?
但有时候,回忆未必不是美好的,能在内心相约逝去的过往,还能缩短岁月的距离。那些经年往事早已被时间装裱成了一幅幅古画,张贴在我们记忆深处,当我们回忆时,它们就会像放电影般在脑海回放,从模糊到清晰,又从清晰到模糊,我们就在往事模糊和清晰的交替回放中渐渐老去。
回忆无论是一种幸福还是一种痛楚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们还在回忆,还能回忆,这就够了.......
(五)思念是飞旋的水车
故乡是我生命之河,孕育了我的血脉,孕育了我的精魂。如果说,回忆是风,那么思念就是飞旋的风车,在这条生命之河上日夜转动,浇灌着我、滋润着我。
故乡,是烁亮我心空的恒星,也是思念的文字筑就的坚固城堡,更是灵魂写在心目的一部发黄的乡史。我在伤痕累累中想到先人以及先人的先人凭着坚韧的意志在那兔子不拉屎的黄土盐碱地上为我构筑了朴拙的家园,让我漂泊的灵魂有一处栖居之所。我的心志就会随着先人们流淌着的血汗幽幽轻吟,那是泣血的倾诉,倾诉先人们怎样沿着荒濒艰涩一步步从远古走来,走出传唱千年的古老民谣里,走出牛鞭上抖落仄仄歪歪的故事里,走出压弯他们的背脊的蛮荒里,走出刀耕火种的贫瘠里,又踏着时代的的节拍一步步走入现代绵远悠长车道上。我知道,我的倾诉不够细腻、不够丰富、不够深刻,但足以牵动游子情怀,足以让思念旋动年轮。就让我倾诉吧,不倾诉,游子情何以堪?游子泪何以载?
寂寞时,故乡就是萋萋碧草染绿的情思,那盛开了洁白臭毫的野花就是我童年放飞的轻盈的梦想。柳枝上小鸟鸣啭的小令,长一声短一声,轻一声重一声,啼唱得故土细雨若烟,烟雨般的感伤纷纷从柳枝上飘落,淋透了我青青的相思草。草丛中,田埂上,“勿忘我”忧戚地眺望着我一步三回首的淡蓝色身影......。
孤独时,故乡就是清冽的溪水中遗落的童音。微风捎来水中嬉戏时咯咯的笑,条条水蛇咬住纤小的手指,黑滑的身子泥鳅般在清纯的水中钻来钻去,撒满一溪的童话,在童话里,一颗颗纯真幼稚的心渐渐走向成熟。
薄暮时,故乡就是一首首沉郁的唐诗。父亲扛着锄头牵着老牛,踟蹰在返家的黄土路上。夕阳化作一汪金黄的汗水,泛闪着宛若故乡烧荒余烬中闪亮的火光,闪烁在绵绵不绝的苍茫暮色里。
故乡啊!你更是一本任我驰骋想象的永无结局的书。思念在心上踩出一条湿润的路,你就永远蜿蜓我心底了。
(六)守望,是送给故乡的骊歌
不知不觉,东方露白,厨房里已传来打豆浆的“嗡嗡”声——妻又在忙早餐了。拉开窗帘,眼前一亮,又是一个艳阳天,清清爽爽艳阳天,晴朗了我的眼,也晴朗了我的心。思念是一盏灯,更是一轮太阳,时刻照耀着我,照耀着我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度过一个个平凡的日子,也让我远离故土的游子心能现实地直面他乡生活。
他乡生活给我孤独给我寂寞的同时也带给我宁静,他乡生活给我烦恼给我忧虑的同时也让我学会领悟,他乡生活给我坎坷给我痛苦的同时也增长了我的智慧......那么,就请在我流泪时再给我一些微笑,好吗?既然无法归居故里,我就愿意拿出最真实勇敢面对你。
既然他乡生活给了我平凡,那么我就平凡吧,我愿意平凡地生活,平凡地工作,平凡地思念。那么,请再给我一些不平凡的想象吧,让我在平凡中去感知一些不平凡,包括认识,一切认识,我不敢说包括文字,就让我敲下这些文字......当我写下这些文字后,我听到一片秋叶的坠落声,然后纷纷扬扬落在我脚下,让拣一片,只拣一片,好吗?我要细细触知它的柔情,细细倾听它的心语,细细寻觅它的脉络........
生活啊,感谢你给了我这一切,你还应该再给我一双翅膀,在遥远的故乡有一朵散发着五彩祥光的绝美出尘的玫瑰,我怎么能不去采撷她?没有翅膀?那么,我就用脚,就用自己的心去丈量童年的每一分时光,每一寸土地吧!生活,我依然感谢你,感谢你没有给我飞翔的翅膀,这样,我就不会因心比天高飘得太远而找不到彼岸,找不到回家的路,我的脚牵引我心永远守望在寻根的大地上。
在生活中,我的心曾因逃遁而迷失过,迷失在飘渺的思绪里难以回归。此刻,守望在大地上,我只有也只能去眺望、用触摸、去感知。一片天空,一抹轻云,一朵鲜花,一簇绿叶,这些都是我视野可及手指可触的,那么,就让我这感性的人儿抓住每分钟对月寄情、对雨感怀,低吟不能归乡的骊歌吧!
我不高歌,我只吟哦,我不能让高分贝的唱腔袭扰我聆听生活的回音,因为我还要表达,表达我的温柔,我的需要,我的思念。
既然无力与命运抗争,就让一切深藏在美好的记忆里,若干年、若干世后,也许会有人因我对故乡的痴痴守望而心痛不已地叹息:残缺的爱最完美,完美的爱会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