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读《吹牛大王历险记》有感

读《吹牛大王历险记》有感

2013-10-18 22:24 作者:惜缘 阅读量:35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见过要想吃东西只要打开身体左侧的肚皮,把食物往里倒进胃里然后将肚皮关上的吗?见过平时把脑袋夹在腋窝,要出门或要剧烈运动就把脑袋放在家里的吗?听说过在大鱼的胃里跳舞的吗?见过用眼里冒出的火星点燃火药的吗?听说过用斧子砍熊居然因用力过猛把斧子扔到了月亮上,为了拿回斧子又种下一棵快速生长的豌豆,然后顺着藤蔓爬到月亮上把斧子拿了回来等等,还有好多有趣的故事,这就是《吹牛大王历险记》中的故事,一件件一桩桩事真是太夸张了,都把牛皮给吹破了,实在太搞笑,看了让人感到无比的开心。

回头想想故事中说的事都是不可思议的事,是在吹牛,但吹牛归吹牛,吹牛也要本事的,要能吹得让人发笑,在笑过之后让人能有所感悟也不容易,而这本书中的故事让人读了就觉得真是大开眼界,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同样让读这本书的人感受想象的魅力,也能让读故事的人插上想象的翅膀。

说到想象力,这不得不让我想到在课上让学生用牙签搭支架的事。牙签拼搭规则是在规定的时间内用牙签拼搭成自己所设计的图形,而牙签与牙签连接处用苹果或胡萝卜小块转接。在做这个活动之前布置学生要带好牙签、苹果或胡萝卜、小刀等一些用品,并一再强调,别指望别人带多少材料,每个人都带。这个活动首先开始于五年级,在规定的20分钟内有的小组能搭出很好的模型来,如房子、风车等,但有小组搭的到最后坍塌了就不成形。

在三年级和六年级之间,就说带材料上三年级学生几乎每个学生都带,除了个别忘记了。而六年级就很多学生不带,甚至一个小组没有一个人带,首先从思想上就不重视。再说在动手方面,三年级学生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做,当提醒了他们,一个小组做得有点样子了,其他小组很快模仿,没多久大家都很快做出模型有房子、风车、机器人等,甚至有的学生一连做了几个,而且放在手里抛上抛下都不要紧,很牢固。学生非常开心,都说真是又好玩又可吃水果,下次还要做,真是意犹未尽。

而六年级的学生就很小心翼翼地按照设计的图纸做,很多学生在20分钟内都搭不出模型,而且就是你叫他们观察别的搭得有点像样的组的快点改变方案都不愿意,就一门心思要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到一节课下来甚至还有小组都没有搭成功,学生没有成就感,而且真正搭得很好的作品不是很多。

我当时就想是不是年级高了,学生的想象力也给扼杀了,我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跟学生说了,学生自己也说想象了没有三年级的好,这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因为随着年级越高,语数英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学生的心思就是要把语数英学好,至于其他的都是次要的。甚至就有这样的学生:文化成绩很好,要叫他动手做,没有学生愿意要他加入自己的小组,因为有他在小组内,不会帮着做事,只会帮倒忙。就曾出现在一起做事时他不会弄反而把别人的东西弄坏或打翻的。

所以说我觉得一本书看了能激发人的想象力就是一本很好的书,想象力很重要,就因为有不着边际的想象才会有了今天这么上天入地的高科技。

在我来说,我还认为一本书能让人在看了以后感到很开心,会哈哈大笑,不管内容是否真实都觉得是很好的。这让我想到前段时间看的《泰?》,我在看的时候真是笑得嘴两边的肌肉都发酸,肚子都笑疼了,好久没有这么开心的笑过,觉得这部电影很轻松。当然很多人也跟我有一样的感觉,以至于这部电影票房收入一路攀升,这也导致了市政协委员、华中师大文学院教授、作家苏晓在市两会上炮轰《泰?》是一部典型的三俗电影,低俗、庸俗、媚俗!说《泰?》没有审美价值与艺术含量能获得如此高的票房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国民欣赏水平偏低等等。对一部电影也要上岗上线,难道在一天劳累的工作之余能看下这样轻松的电影也不行,会被说成低俗,这好像就有点为过了吧!

我觉得一部艺术作品只要在让人欣赏之后能让人有所感悟、让人感到轻松,能传递正能量就不愧为是一件好的作品。假如每个人,每件事都死板硬套,整天死气沉沉你还会觉得快乐吗?只会让人活得越来越累。

看了《吹牛大王历险记》让我感到轻松也感悟颇多,让我为那神奇的想象拍手叫好。不愧为世界经典名著,值得让孩子们去读一读。

相关文章关键词

《读《吹牛大王历险记》有感》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