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在连环的巧合中拷问人性----《疯狂的赛车》

在连环的巧合中拷问人性----《疯狂的赛车》

2013-10-24 03:03 作者:长风万里 阅读量:41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编辑按:除了靠紧张的情节吸引人,影片还在于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特别是将贫富、生死等这类重大人生课题,放在每个人的面前,对内心最深处的善与恶、美与丑进行不同形式的拷问。

《疯狂的赛车》与《疯狂的石头》不仅片名相似,讲故事的手法,也似出自一人之手(确实是同一人导演),两部影片的最大看点都在于,在阴差阳错的巧合中所产生出的特殊喜剧效果。

影片围绕一个尊师重孝的故事展开。银牌车手耿浩(黄渤饰)在师傅患上脑血栓后,对其精心照料;在师傅撒手人寰后,不惜低价卖掉自己赖以生存的货车,为的是给师傅买一块好墓地,让师傅风风光光的离开人间。显然,这个故事的主题是高尚的、迎合我们的大众审美标准的,尊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亲情、和谐是我们国家一贯宣扬的社会氛围。

如果说耿浩为师傅安排后事是一条“主线”的话,那么围绕这条主线,有多条“辅线”同步推进:台湾黑帮与毒枭的交易过程、两个“业余杀手”的从业历程、不法商人李法拉雇人杀妻、两个失败警察的破案经历等,这些“辅线”与前述“主线”相互交叉,错综复杂,在紧张的叙事节奏中,一切不可思议,一切又在情理之中。

在对情节进行精心设计的同时,影片对现实中的一些社会现象也进行了幽默的折射。

如“业余杀手”中的“姐夫”,看到同伙下不去手,经常说的一句话:“我告诉你啥叫干一行爱一行”。然而,事实上这两位自认为“专业”的“活宝”,并没有“干一行爱一行”,从“杀手”转行“入室抢劫”,又转行“毒品买卖”,最终落了个“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也许是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什么行业都要讲“专业素养”的社会实际吧?

再如台湾黑帮老大与毒枭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没文化”。连买卖毒品的都讲“毒品文化”了,这个世界确实太“疯狂”,疯狂到什么行业都可以明目张胆的谈“文化”。

还有墓地老板天花乱坠的推销:“我们这里是高尚社区,上风上水,地下CBD,人生的后花园”。让我们似乎看到了现实生活中房地产经销商的影子。诸如此类,令人回味。

除了靠紧张的情节吸引人,影片还在于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特别是将贫富、生死等这类重大人生课题,放在每个人的面前,对内心最深处的善与恶、美与丑进行不同形式的拷问。黑帮、毒枭面对金钱的冷酷、无情;“业余杀手”面对“猎物”的慌乱、犹豫;不法商人面对婚变的残忍、自私;耿浩面对误解时,从迷惘、无助,到勇敢的面对,永远坚守着人性的良知。面对不同的人性表现,影片也在最后给出了不同的结果。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三段插曲的应用,为影片增强了感染力;尽管在应用的技巧上,还待提高。想到了许多年前看过的《少林寺》、《玫瑰玫瑰我爱你》、《东成西就》等电影,能够留下深刻印象,就是得益于对影片中插曲的记忆。

相比《疯狂的石头》,个人感觉在《疯狂的赛车》中,主题似乎相对沉重了些,但情节的设置更加丝丝入扣,令人目不暇接,让观众的大脑时刻紧跟着人物的命运,没有喘息的空歇;但这也正是其成功之处。

不管怎样,作为一部以情节取胜的影片,《疯狂的赛车》还是具有其他喜剧电影所不可替代的票房价值。

月华

相关文章关键词

《在连环的巧合中拷问人性----《疯狂的赛车》》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