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为信仰可以做些什么?

为信仰可以做些什么?

2013-10-17 11:21 作者:刘幼民 阅读量:20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认识女孩子天蓝是在基督教的活动中。

那时候我常常去教会,参加基督教徒的礼拜,主要是为了了解教会,了解基督教徒,顺便也与牧师讨论圣经问题。

天蓝在我的前排落座,同来的还有一个男孩子,个子中等,略微有些胖,相貌很一般带点俗气。可是天兰就显得与众不同,长发飘逸,苗条,皮肤白净瓜子脸,很受大家的注意。两个孩子的关系很亲密,男孩子的手常常就搭在天兰的肩上。

天蓝看见我,和我打招呼叫我刘大哥,她也顺便介绍了那个男孩子,是工商银行一个营业部的客户经理,是她同事,显然还是她的朋友。

“他还没有信教吧?”

“第一次来”,那个男孩子叫王永健,他主动介绍自己的情况:“以前看过圣经,不太好懂,天蓝让我听听牧师讲道,也许可以早些开窍”。

基督教这些年发展很快,可是老年人居多,年轻人只占百分之十几的比例。可是按照基督教的教义,信与不信不可同负一扼,基督教徒一般不与不信教的人通婚,理由也有点道理,若是一个信,一个不信,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同,婚姻幸福确实难于保证。于是出现了一种情况,信教的一方使出浑身解数感召不信的一方入教,而不信的一方也有为了将就对方入了教,一只脚踩了进去,整个人却仍然留在教外,家庭生活也谈不上幸福。

天蓝邀请我参加他们组织的年轻人聚会,我痛痛快快的接受了。这个聚会是在天蓝父母家中举行。不过,天蓝的父亲那时候还没有信教,时不时的会讲一些怪话。他见了我就揶揄地说道:“上帝快叫我的家变成你们的教堂了。”我告诉他:“老先生,我不是教徒,上帝还没有拣选我”。天蓝的母亲说,他是个好人,“迟早也会信主的”天蓝的母亲好像一点也不怀疑上帝站在她的一边,“只要上帝动工,就没有人可以抗拒到底”。

天蓝带领大家先是唱《赞美诗》。家庭聚会用的《赞美诗》版本不同于基督教堂的《赞美诗》,很多选用了民歌、流行歌曲的熟悉曲调,中国味变得浓郁,拉近了人与耶稣的距离,其实是中西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然后,大家分享圣经,各抒己见。

最令人容易受感动的是他们见证。参加基督教徒的家庭聚会,可以更直接的感受基督教徒之间的手足情深,他们的关系非常融洽,多少还有一点亢奋,对世俗方面的事情看得都比较轻,言谈中真正关心的是自己与他人的信仰经验。上帝是不可见,也不可证明的,但是基督徒还是把自己视作是上帝的见证人,他们在信仰中发生的各种向善的改变都归之于上帝有能力的作为,反之都归之于自己的冥顽不灵。在一个灯红酒绿,醉生梦死,礼崩乐坏的中国,基督教徒真的是一个很超凡脱俗的团体,关心的是善恶,是背负十字架在人间做耶稣基督的精兵,以他们的道德力量感化世间的罪人,快快悔改归主。

天蓝的母亲是个老信徒,六十年代支边来到宁夏,一度因为社会关系复杂,父亲是随蒋介石逃往台湾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她在文化大革命中为此挨整,差点扛不住跳了河。她说自己是被耶稣救的,没有耶稣就没有她的今天。“那时候,找不到教会,没有圣经,不知道谁是基督教徒,只有背熟的圣经经句还刻在心板上,没有人能够除掉它的影响。耶稣说:‘你们不属于世界,乃是我从世界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是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每到我想去死的时候,我就想着耶稣,想着耶稣爱我,我就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天蓝的母亲还告诉大家,天蓝的父亲就是在她最苦难的时候,顶住政治压力和她建立了感情。“他是贫下中农出身,还是人民教师,没有上帝的感动,他不可能爱一个国民党军人的后代”。大家一起喊,阿门。

在参加了那一次家庭聚会后不久,天蓝与她的男朋友结了婚。那个男孩子在结婚前入了教。婚礼办得很隆重,是在教堂里举办的仪式。随后,我离开了这个城市,先是有书信来往,后来就上了网,在网上时不时的还能在视频里见面。

有一天天蓝告诉我,她的家里出事了。她的丈夫有了外遇,她想离婚。可是她现在是基督教徒,又是义务传道人,离婚不符合主的教训,她非常苦恼。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是了解到,他的丈夫不喜欢她做义务传道人,不喜欢她在自己家里设立家庭聚会点,于是矛盾多了起来,直至发展到了现在这一步。

她们的事情拖了一年多,后来还是离了婚。天蓝告诉我她绝不再婚,而且为了信主的缘故,她准备辞职,她说:“银行太黑了,我只是一个普通职员没有办法与不正之风对着干,唯一可以叫自己良心好过的,就是辞职。不干了,这不需要走后门,不需要行贿送礼。”

后来她真的就这么做了。我只能说我佩服她的勇气,现在很少再有人会考虑为信仰可以做些什么了!

相关文章关键词

《为信仰可以做些什么?》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