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莱茵河谷的优美旋律(欧洲记行之六)

莱茵河谷的优美旋律(欧洲记行之六)

2013-10-14 16:21 作者:老邓 阅读量:34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不知什么缘故/我心中如此悲伤/有个古老的故事/叫我不能遗忘。

晚风清凉暮色苍茫/莱茵河静静地流淌/那落日灿烂的光辉/照耀在山顶之上。

一个美丽的少女/高高地坐在山岗/她梳着金色的发辫/瑶佩闪烁着光芒。

她一面在那儿梳妆/一面在那儿歌唱/这歌声是那样美妙/谁听了都会神往。

那小船里的船夫/感到无限忧伤/他看不见水里的暗礁/却一心向高处仰望。

谁知滚滚的波涛/把船儿深深埋葬/罗蕾莱用她的歌声/造下了灾难一场。”

这首海涅的诗在李斯特美妙音乐的谱写后传遍世界,由布仑塔诺创造的巴哈拉赫美丽女妖罗蕾莱的传说便成为莱茵河经久不衰的神奇,人们在途经这个被命名为“罗蕾莱”的山崖时,都情不自禁地深情凝望,希望她的现身,甚至不惜做个痴情的船夫。

莱茵河的故事从这个美丽的河之女儿开始,在近代三百年间养育了贝多芬、歌德、海涅、黑格尔等一大批与美有关的莱茵之子,在八百多公里的波光之上,编织着德意志文化的摇篮。可以如此说,与黄河之水滋润了中华五千年悠悠文明一样,莱茵河水同样浸透着日耳曼民族的每一根毛细血管,并以德国人雄性的挚诚,被尊称为“父亲”。

汽车沿着莱茵河谷中上游前进,两岸迤逦的风光从窗外扑面而来。司机为了让大家充分享受这种美丽,着意放慢了速度,随着《罗蕾莱》优美的童声,伴随河水的静静流淌,令人陶醉。

河畔时或散布的小镇群落点缀在漫山翠绿的葡萄园之间,闪烁着童话般的梦幻,五彩斑斓;山顶之上座座古堡傲然屹立,仿佛还在陈述着当年刀兵征战的光荣历史;河上的游艇来往穿梭于古堡之间,带来了队队寻访古迹的四海宾客。

在一个名叫“博帕德”的河畔小镇下车,据说附近的景色是莱茵河最为精华的一段。滨河而建的渡轮码头在三色旗的飘荡下静静而立,船舶无声地横陈于水面上随波飘摇,群鸟肆无忌惮地在甲板相嘻,意趣天成,一幅“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画面有了活脱脱的洋味注释。

到处布满鲜花,人们在河风轻拂中倚岸而坐,或隔岸观景,或情话绵绵,或品茗,或饮酒,着实一番写意。忽而记起朱自清先生有一篇介绍莱茵河的短文,似乎有这样的句子:游这一段儿,朝日不如残阳,晴天不如阴天,阴天不如月夜。月夜,再加上几点儿萤火,一闪一闪的在寻觅荒草里的幽灵似的。最好还得爬上山去,在堡垒内外徘徊徘徊。

可以想象,月夜的幽光与迷蒙的阿尔卑斯连绵的山峦在波光粼粼之中交织成一段诗意的旋律,难怪当年贝多芬如梦如幻的钢琴奏鸣曲《月光》竟然使一个盲童也充分感受了莱茵河的圆月的冉冉升腾。

一直喜欢班得瑞的美妙音乐,这种兼具现代与古典的旋律极致了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其中有一个莱茵河的专辑,非常感人,细细静听,竟然有贝多芬与瓦格纳的影子和来自阿尔卑斯山中的清泉和莱茵河谷的幽鸣。当置身莱茵河上之时,那汩汩的流水总是荡涤这些华丽的乐章,使原本并不十分美丽的自然景色平添了许多艺术的养分,伟大的人类灵魂在此得到了完美的辉煌。

当年,年轻的阿道夫·希特勒也怀揣着艺术之梦在莱茵河流连徘徊。曾经看过一幅希特勒描绘莱茵河的美术作品,其艺术功底之深足以使他成为一个伟大的画家。但历史就是这样阴差阳错,缪斯之吻与他擦肩而过,政治与战争的洗礼最终使之裂变为政治英才与战争恶魔。

科隆大教堂的钟声仿佛遥远的响起,游船的汽笛让奔涌的思绪重新回归。短短一段博帕德之堤只是一千余公里漫长莱茵河的缩影,从积雪的山谷到汇入大海,这条欧洲著名河流承载了太多的往事,包括洗净“欧洲厕所”不雅称谓的过程而还原了他本来的历史风貌。

当挥别莱茵河的时候,心中再次弹起一段美丽的旋律。

相关文章关键词

《莱茵河谷的优美旋律(欧洲记行之六)》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