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修谱---广州印象之六十三

修谱---广州印象之六十三

2013-10-17 14:04 作者:廖国强 阅读量:32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祖上留下规矩,族谱百年一次大修,二十年一次小修。终其一生,可能一辈子遇不到一次大修,小修就成为盛大的节日了。龙年刚到,三爷就忙碌开了。悠悠万事唯此为大,通知各家各户,把二十年来家庭人员变化情况书写成文,供修谱选用。联系远在他乡和海外的族人,网络和公函并用,尽量不使遗漏。修谱本是封建时代的传统,但因有统战价值加史料价值,各地政府明的暗的提倡,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神州大地蔚然成风。毕竟现在是科学昌明的时代,修谱同样与时俱进,抛开了重男轻女的陋习,女子及其后裔也能进入祠堂供奉先祖,理论上也享有了被供奉的权利。

小村庄一姓独大,杂姓不多,并且都与主姓有姻亲关系。龙年修谱,三爷的宏大愿望就是把杂姓一律收编,纳入主姓范围里。正月里人来客往,三爷又是年高德劭,在酒桌上就把这事处理得八九不离十了。只有童装厂的老板不识抬举,硬是不松口加入妻家家族。三爷有些气恼,这个国字脸的家伙忘恩负义。他初来时三爷还是村长,为他征地招人操碎了心。八九年来,他在这里发了财,建了楼,讨了老婆就翻脸不认人了,简直是养不熟的畜生。听新村长说,这几年连租金也没交了,太不像话。但在三爷心底深处,还是认为老板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三爷还记得,一次中风,老板背他上车,赶了三十多里路,才及时在镇医院得到救治,连后遗症也没留下。老板完全可以叫个员工帮他,但他感恩,非得自己亲力亲为。这些年来,小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许多新工厂建起来了,红土地成为一方乐土,这个族孙女婿首吃螃蟹功不可没。

三爷还想跟老板再谈一次,他不想让之前的水乳交融,就此破裂成楚河汉界。

老板一家刚从湖北探亲回来,就给三爷堵在家里了。老板娘对三爷一如既往地尊重,放下女儿就忙前忙后为三爷泡起功夫茶。但谈话却不融洽,甚至可以说充满了火药味。老板说,金融危机,订单大减,童装厂本来就在勉强度日。新村长不仅不体谅,反而雪上加霜。地租提高了不说,还唆使村里的人不到厂里做事,不接厂里的派件零活。就是想要我腾出地方,村里又可以卖出大价钱。童装厂已经危在旦夕,马上就要倒闭了。

三爷早已退下不问世事,听此大吃一惊。他在心里盘算了一会说:村里有规定,本村人享有租地的优先权和优惠价,你可以据理力争。

我不是本村人!虽然有本村户口,但没有进本村祠堂,是外人。老板有点丧气。

又转到修谱上来了,三爷心里暗喜。你有权上宗谱。曲阜的孔家都把女子排进了族谱,我们这次修谱也要如此办理,你只要点头,我给你操办。

老板脸色灰暗,半响才说:不行呀,我不是做上门女婿,入了妻家族谱,在家乡会给人骂死,在这里会被人羞死。三爷,您看着我在这里成长起来的,我多次被区里树为创业标兵,都是您亲手整的材料。您不能见死不救啊。

三爷叹气,规矩不能破。你是一个好孩子,就是思想比我还老朽。哎,我尽力,毕竟不在台上咯。你也多想想,能想通,那就皆大欢喜了。

三爷垂头丧气走了。

半年后,老板也走了,伤痕累累,走的更远,到省城一家快递公司做了快递员。

相关文章关键词

《修谱---广州印象之六十三》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