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阿狗舅公公

阿狗舅公公

2013-10-13 13:40 作者:沪上人家 阅读量:31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人间多离别,处处是相思。

海内无烟夜,天涯有月时,

跳鱼翻荇叶,惊鹊出花枝。

亲友皆千里,三更独绕池。

——唐朝·雍陶《寒食夜池上对月怀友》

我没有见过阿狗舅公,连他长的摸样都不知道,我对阿狗舅公的印象是从我妈的嘴里知道的。我老想着写一本老上海的演变史长篇小说,为了加深了解旧上海的风情风貌的印象,我不但从书本上找有关旧上海的历史故事,而且经常缠着老妈,从她的嘴里获取更多的,生动的来自以前生活的老上海的风情味来。对阿狗舅公的了解也是这时候从老妈的嘴里知道的。

阿狗舅公比我妈长一辈,是我外婆的表弟,也是我妈的小表舅。在我头十岁的时候,大舅和大舅母带我去过在虹口提篮桥附近马路上的阿狗舅公公的妹妹家里作客。她家的住房很小是马路边的一间住房。那是上海的房子很紧张都很小,她家开门就是马路。由于时间很久我已经忘了阿狗舅公妹妹她家居住在那一条马路上了。

阿狗的名字据说是太舅公给起的,他家只有他一个男孩,传宗接代全靠阿狗舅公了。为了保险起见,太舅公听信了算命先生的话,说狗耐活,命大,极易养活,所以给从小顽皮聪明机灵的舅公给起了个阿狗不雅容易养活的小名。阿狗舅公从小长在绍兴农村,爬树逮知了,下水捞鱼捕虾游泳,带领一帮邻居小孩儿玩得痛快,鬼点子也多。

他把带有米饭粒子的饭篮子用绳子栓在河埠头,自己编织的小鱼网里撒着浸过米酒香喷喷的糯米粉饭粒子,放到河水里。自己快快活活的躺在岸边的柳树树荫下,翘着二郎腿,一边剥着吃着鸡头米,一边悠闲地嘴里唱着:“我叫宝兴啊,送寿礼,得哩隆冬呛……”绍兴大班的戏文曲子。等到快快活活吃完了鸡头米,喝饱了茶水,心里凉快了,就起来收起,碧清澄澈的河水里,河埠头爬满清水虾子的饭蓝,一掂量足足有2-3斤重的活蹦乱跳透明色的白米虾子。还收起渔网,吃得醉醉的鱼儿晕乎乎的,无精打采地一条条在渔网里侧着身子一鼓一鼓地鼓动着腮帮子,浮在渔网里。阿狗舅公边收起淘米篮子和渔网里的鱼而来到小镇上卖给小饭铺。价格公道,深受饭铺老板和酒客老绍兴们作为下酒菜的欢迎。阿狗舅公小小年纪便动脑筋给家里挣钱,可喜坏了太舅公太舅母。稻田里逮鳝鱼,下河摸河蚌,螺丝田螺,更是行家里手。阿狗舅公虽然家里贫寒没有机会上学,但他聪明机灵,偷偷地蹲在私塾大户人家的窗外听课自学。记熟后用柳树枝条在树底下练习写字,倒也识得写得好几大字,为他今后在大上海闯荡江湖,奠定了文化基础。

夏天阿狗舅公身上晒得漆黑,皮肤黑幽幽的就像一条鳅鱼,带领一群男女小孩儿,嘻嘻哈哈的笑着在河塘里戏水游玩,日子倒也过得十分痛快。

村里隔壁人家见到长相机灵潇洒俊俏的阿狗舅公,小小年纪便会识字挣钱,认定长大后是个能人的主儿,便主动替他家的容貌俊俏的女儿做主,愿意同阿狗舅公定下娃娃亲事。他家的女儿长得水灵,梳着刘海的前额,红晕晕白皙的瓜子脸儿,翘翘的鼻子,穿着蓝靛布衫,收着腰身的衣裳,肥肥大大地裤腿,亭亭玉立的就好像一朵初夏里盛开着的水莲花那样秀气、窈窕、白白净净的干净,洁白如玉。人也很聪慧手巧,绣花穿针引线,编织渔网,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洗衣做饭,点豆种瓜居然无所不会。他家女儿多,负担重,就把表舅妈当做童养媳来阿狗舅公家里,那就是后来成为我妈的表舅妈。

后来太舅母同姐妹三(老家宁波余姚三北人)携家带口从老家绍兴,来到了上海姚工记铁工厂,当娘姨(女佣人)。给姚工记老板家;料理家务。阿狗舅公来到十里洋场的大上海更是如鱼得水。经人介绍和浙江老乡虞洽卿联系上了。面试时已经在大上海四明公所里呼风唤雨的上海滩大亨虞洽卿,一见小同乡长得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识得字又机灵过人,就看上喜欢上阿狗舅公了,满口答应要阿狗舅公来他这里帮衬工作,担负着买卖进口颜料业务的跑街先生。每月有好几十大洋的收入,阿狗舅公和舅母便水到渠成的结婚成亲。不管阿狗舅公公跟着宁波余姚三北大佬上海滩风云一时的人物虞洽卿后面混饭吃倒也心安所得,吃喝,收入颇丰。再加上舅母善于持家理财,把家里收拾的有条有理。随着年龄的增长,阿狗舅公家开起了柴火店,生意兴隆,阿狗舅公的母亲也辞去了姚工记的活计在家帮助舅母照料,两个阿狗舅公生下的女儿大毛二毛。太舅母和舅母一家日子过得也舒心,不管阿狗舅公跟随虞阿卿去了那里出差,找不见人。也时有所闻阿狗舅公在大新公司、西施公司和某某陪酒女郎gelaos有一手阿狗舅妈总是报纸一笑了之。阿狗舅公也坦白做生意嘛难免有这样的应酬和交际。

到月表舅母去虞洽卿在上海的公司里拿工资,照样一分钱不少的付给大洋,所以表舅母,也不管阿狗在外如何的风言风语。说实在也管不住他。阿狗舅公跟随着虞洽卿后面忙东忙西很少回家去看望两个女儿和妻子,母亲,以及亲戚们。作为那时的白领,出入交际场合,和交际花,玻璃杯,艳丽的舞女佳丽交际,往来也是的难免的。阿狗舅母哪管得上这些风流韵事,只是尽自己做人媳妇的义务和孝道。只要每月在虞洽卿的公司里囊拿到阿狗舅公的工资就行了。

但是,好日子没过多时。日本侵略中国,1937年7月7日爆发了七七卢沟桥事变。接着又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上海闸北遭到了日本侵略者的狂轰滥炸,阿狗舅公和我外公开的柴火行被日本鬼子的飞机炸毁。还好我外公把平时挣到的一包二三十元的银元,放在了阴沟洞里,得以维持抗战时期的生活。这下可苦了阿狗家的表舅母一家。阿狗早就跟随虞洽卿的轮船公司迁移去了陪都重庆。当然开始时还能在虞洽卿在上海的办事处拿到阿狗舅公的工资大洋,后来阿狗舅公见虞洽卿公司大势已去辞去了虞洽卿公司的职务,跳槽去了其他公司干白领。这下断了还在上海日本鬼子占领的孤岛中生活的阿狗的夫人我妈的表舅母一家的生活来源,上海虞洽卿的办事处不再给辞职的阿狗舅公家属发工资了。心急火燎,年老的太舅母一病不起,不久离世而去。幸亏表舅母平时省吃俭用,持家有方,慢慢的靠以前结余的钱款维持一家三口人的生活。挤户口米,背大米贩运,去火车站贩卖杭州来的火车竹笋蔬菜等。她瘦弱的身子,拥挤在噪杂的人流里……

总算熬到抗战胜利,阿狗舅公还杳无音讯没消息,生死也不明。积蓄和跑单帮的收入也难以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物价飞涨阿狗舅母满是愁容总希望奇迹发生,阿狗舅公能出现在家门口。

也许,也许,心有灵犀一点通吧。有一天阿狗舅公穿着西装,脚穿铮亮的皮鞋,带着领带,一副潇洒气派的公子哥儿,手拿皮包,衣着锦绣的回来了。他首先来到我外公家,向我外公告别。他马上同阿狗舅母登报申明离婚,给阿狗舅母一笔银元,准予离婚。他对我外公说他在外已经另外娶了漂亮年轻的印度美少女姑娘结婚生子了,岁月的磨难年近四十的舅母已经是鸡皮鹤发的黄脸婆了。他已经买好了去香港的机票了,即日携同印度美少女夫人及其子女双双一起飞往香港或是大英帝国的伦敦。那是1948年的事情了。离婚后,从此以后阿狗舅公公携同印度美少女夫人子女一去香港和外国定居无消息。阿狗舅母孤苦伶仃地带着两个女儿大毛和二毛生活,飞涨的物价,入不敷出,生活陷于窘境,万般无奈,经过邻里的介绍,阿狗舅母只得下嫁给了,心地善良的老山东单身黄包车夫。

呵,时间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也许阿狗舅公和印度夫人生下的子女也早已经当了奶奶外婆阿公和外公的人了。不知阿狗舅公公在文革以后还有没有和他在上海的女儿她们联系没有?由于上一辈人的老去我们这辈人和阿狗舅公家的亲戚早已没了往来。

我在此遥祝阿狗舅公家的亲友,不论远在海外,还是上海的亲友们生活愉快幸福!

发稿於2013年3月17日星期日,上海西部龙柏家中。

相关文章关键词

《阿狗舅公公》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