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节约型主妇

节约型主妇

2013-10-15 20:55 作者:高荣 阅读量:22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旭日披霞光,乾坤共朝晖。今天,我妻在“春姑娘”的陪伴下,同全世界的女人一道,迎来了第103个国际劳动妇女节。作为丈夫,我在祝贺她节日快乐的同时,为她授予了“节约型主妇“荣誉称号。妻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丈夫对自已持家行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当即愉快而又谦虚地接受了这份荣誉。

妻与我结婚近三十年来,一惯把厉行节约作为家庭建设和料理家务的指导思想。本世纪初,她随企业涌动的潮流而下岗失业。之前,她把节约作为一项副业;之后,她几乎把节约作为一项职业不懈地经营着。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在部队刚被提为军官的我,与在地方刚被招为工人的她,经人介绍从相识到相爱。我,家在农村,是爸妈的长子;她,家在我家的县城(后改市),是爹娘的小女。我们谈婚论嫁时,已经是恋爱的第五年了。双方家庭迫于当地的风俗习惯,虽然经济条件都很差,但都决意要把我俩的人生大事办得体面一些。如果是这样,彼此父母和我们自身都将负重债而前行。正当我愁思万千不得其解时,她毅然冲破各种压力和偏见,只身踏上南去的列车,来到了我工作所在的部队机关,在政治部会议室的茶话会上,在首长和战友们的祝贺声中,我俩举行了简朴而又不失隆重的婚礼。

省吃俭用,是最原始、最直接、最见效的一种节约方式,也是妻长期厉行节约的主要方式。我们度完蜜月后,便各独自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由于她没有提出、我也没有顾及到她的实际困难,直到10个月后,我回家做了父亲才知道她曾度过了艰苦的孕妇生活。那时候,妻的月薪只有十几元,要付房租费,要接人待物,要礼尚往来,剩下用作伙食费的就可想而知了。为了不欠债,妻不顾自已怀有身孕,常常每天只吃中晚两餐,餐餐“两菜一汤”,一素菜、一咸菜、一壶用井水烧开过的冷开水(代替汤,还美其名曰“井水泡饭胜鸡汤”)。水果对她来说,简直就是奢侈品了。我回部队后,二妹子前来帮忙,妻又开始过着节俭的日子。有一次,妻买了一条不到一斤重的鲢鱼和一个大萝卜,做了三大碗鱼冻(其实根本没冻),算是改善了一个星期的生活。

儿子周岁前,我从野战部队调回老家市城的地方驻军,十几年后转业在当地工作。随着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小家庭的经济状况逐渐好转,妻在注意提高家庭生活水平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把勤俭节约的原则贯穿到各种家庭事务中。

人以食为天。米,是一日三餐的主食原料。我做饭时,量好米后,习惯用五指从米桶里再抓上一小撮,妻却与我恰恰相反,习惯从量好的米中抓一小撮放回米桶里,为的就是“一天省一口,一年省一斗”。我家没有谁信奉什么教派,妻却主张吃斋,或一日荤一日素,或两日荤一日素,或一日荤两日素。在农村的亲友有时送来鸡或鸭,妻总是把一个鸡至少分成2份、把一个鸭至少分成4份放入冰霜,待需烹饪时只取出1份。为了防止在日常烹调中意外过量投放食油,妻用的那只小油壶的壶口出油量与打点滴相差无几。离我家不到200米处有一个菜市场,妻每次买菜几乎都要巡询全场,货比三家、价比三家。妻还经常舍近求远,哪里行情实惠就前往哪里,跑遍了新、老城区的每一个市场和超市。今年元宵节后的一天,妻听说新城区“粤客隆”超市的食盐价每包1元3角,而老城区到处都是每包2元,于是立马挤上公交车,到20里地外的“粤客隆”超市购买了10包食盐,除了2元公交车费,净省下了5元钱。妻在多年的生活实践中,练就了腌制多种咸菜的技能,不但咸菜的口感与味道得到了亲朋好友的公认,而且与购买同类咸菜相比,节约了30%至50%的费用。长期以来,我无数次在外出差,妻却坚持了无数次的缩食或不食,不上街买菜,不每顿做饭,一天两天如此,三天五天甚至更多天都是如此。每当我责怪她时,她总是强词夺理地说:你出差正是我减肥的好机会。

妻是个不讲究吃、也不讲究穿的人。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旧衣控”,一年到头都爱穿旧衣,有时连亲朋好友不想留用的旧衣物也拿来穿戴。她对新的衣服似乎存有抵触情绪,若不是家人和亲友好好歹歹地劝说,从不主动地为自已购买新衣,即使买回家来的新衣服,要么设法转让给她人,要么久久搁置于衣柜。近期天气晴好,她在整理换季衣物时才发现,自已去年12月买来过年的新衣服,却还躺在衣柜里睡觉呢。到过我家的人,都会说我家的电视机老掉了牙。的确,厅堂那台34英寸的“长虹”是上世纪末购买的,卧室那台16英寸的“福日”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购买的,用了近30年。去年10月份,市电视网络公司的人到我家安装数字电视设备,发现我家的电视机不能匹配,建议购买一台新的,我也动了更新的念头,可怎么也动摇不了妻“还不到换新的时候”的决心。妻是一个很会划算的人,有一次她去湖北武汉办事,为了节省住宿费用,她午饭后,带上干粮从我市坐车到南昌火车站,晚上12点从南昌上火车,次日早晨到武汉,上午把事情办妥,下午又从武汉返回南昌,并于晚上10点前从南昌回到了家里。妻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出城办事或做客时,虽然我家不论是离火车站还是离汽车站都有2公里以上的路途,但她不论是徒手还是携带了物件,都坚持步行往返,那怕是1元钱的公交车也不舍得花费。每年从国庆节开始,我和妻因邀参加喜宴的机会接踵而来,妻也会从这时起,把我们得到的喜糖积存起来,春节期间拿来待客,不但节省了购买糖果的费用,而且喜糖品种繁多、质量上乘。谁会相信,一把尼龙扫帚能用十几年,我妻做到了。为了延长扫帚的寿命,妻会经常为它梳头、洗澡、加固腰身等等。妻与我结婚近30年,还从末专门结伴旅游过。如果有人会问我的梦想是什么,答案是妻能答应让我陪她在国内进行一次旅游。

有过经商经验的妻子,深知商家赚取的利润,就是商品批发与零售的差价,零售价格越高利润就越大。因而,她常走的一条节约之路,就是购买批发价商品,并在省城和市城结交了多名不同类型的批发商或经销商为好友。我家离省城只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家人一年四季所需的内外衣物,大都是从省城的批发大市场买来的,价格要比我所在的城市要便宜一至几倍。逢年过节时,家里所需的蔬菜水果,她都会到批发市场去购买。1999年,妻全权负责我家的新房设计与装修,材料大多是她从批发渠道购进的。三个卧室的地板,是她从山区亲友那里买来杉木进行加工制作的。结果,经全幢房屋的十六户人家互评,我家装修经费虽然最少,但是装修质量效果最好。至今十几年过去了,还会有不少装修新房的朋友来我家参观。

家里的自来水,实行了包月制,不论用量大小,都按规定吨位交费。妻照例惜水如油,用心节约每一滴水。在卫生间一角,她放置了一个大水桶,用于收集荡洗衣服和荡洗蔬菜等可再用水,为冲厕所、拖地板、浇花等家务的需要储备免费水源。在洗漱室里,她专门安装了一个水龙头,让水一点一滴地滴入一个特地放置的大水桶里,以至昼夜发出“嗒、咚、嗒、咚”的滴水声,既有效地控制了用水流量(有说是连水表也不走),又对食用水进行了沉淀。为此,有的亲友风趣地称她为“滴水观音”。

为了节约用电,家里每天的晚餐,妻都安排在天黑以前完成,从而避免了就餐时厨房与厅堂重复用灯。晚上,原则上只开一个照明用灯。她一个人看电视的时候,如果手头不做女工活,一般是不开电灯的,电视机音量也开得只是自己可以听到。曾经有朋友晚上找她,竟闹了好多次笑话。每当夏秋季节,她就为洗衣机放假,坚持手工洗涤衣物,不但节省了用电,而且延长了洗衣机的使用寿命。挂在房间的空调,几乎成了装饰品,冬天不开机,床上的电热毯也仅起到了预热作用;夏天少开机,以使用电风扇为主,且还总把风速定在最低档。

生活垃圾中,常伴有一些有回收价值的废品,如牙膏盒、牛奶盒、香烟盒、药品盒、饮料瓶和其它物品包装箱(盒、纸)等,妻每每看见后,就会象蚂蚁搬家一样,一件件地搬到一楼斜梯下预先放置的一个大木箱里。同住一个单元的邻居们见状,也图个方便,常常将自家废旧纸张、塑料类的物品顺手丢进木箱里。日积月累,每月家里卖废品的收入少则五、六元,多则几十元。可以说,家里购买各种洗洁用品的费用,都是她从废品中检来的。

我所在的这个不大不小的城市,近几年来,冬天时兴起了羊绒被子,价格便宜的一千多元,贵的则几千元。妻虽然觉得家里也有需要,但迟迟不舍得出手。一天,她闲来无事,把家里多年来闲置的破旧毛衣一一拆洗、消毒、晒干,足有十余斤,拿到弹棉被的作坊加工,有着三十多年弹棉经验的老师傅感到很有创意,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接下了这单生意。不料,次日在这个小作坊里,诞生了这个城市第一床由人工弹成的、质量良好的羊绒被。由此,也给老师傅带来了络绎不绝的生意。

如今城里有不少家庭,对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兴的毛料、尼子衣服,都因为已过时或已破旧作了冷处理,甚至扔进了垃圾坑。妻却让它们发挥了新的作用,把它们裁剪成棉鞋面,又从家俱商那儿要来一些废弃的海绵垫(代替棉花)裁剪成棉鞋心,再从市场买来泡沫鞋底,进而缝制成一双双精美的棉鞋,有大的也有小的,有男式的也有女式的。寒冬时在室内穿上它,感觉格外温暖而又舒适。对其它不宜穿着的衣物,她都会量材巧用,绝不轻易地让其成为实质性的废品。

妻勤俭节约的行为可歌可颂,“节约型主妇”这个荣誉称号,即使是那一级妇女联合会或政政授予给她,她也受之无愧。

文/高荣(2013年3月8日)

相关文章关键词

《节约型主妇》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