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信仰与宗教的时空错位(俄乡心旅之二)

信仰与宗教的时空错位(俄乡心旅之二)

2013-10-19 01:11 作者:老邓 阅读量:36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世界上大部分国度笃信宗教,上帝是整个西方世界的神祗,并且无时无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公元的纪年方式据说就是以耶稣基督的诞生为标志的,目前成为国际上的通用表达。

俄国的历史传统是信奉东正教的,作为源自于拜占庭的渊薮,自认为是东罗马帝国的正统教派,这便是历代大公与沙皇赖以统治的精神基础,也是政教合一时代的统一格局。

莫斯科承载着古代公国的风雨飘摇,克里姆林宫见证着俄罗斯统治者的兴衰更迭,在象征着皇权的红色宫墙之内,却掩映着一组用于君王洗礼、加冕、婚丧、陈尸的教堂,分别命名曰“天使”“报喜”和“升天”。这些教堂的外形和个头并不特别,但内部却是别有洞天。宛如曾经惊叹过教皇国中的西斯廷,无论在柱头还是数十米高墙,都为精美的艺术所包裹,令人目不暇接。这些出品于文艺复兴源地工艺大师们之手的建筑与装潢,无不昭示着神学对人们与生俱来的影响力,以及主耶稣无法抗拒的精神指引。

一座教堂就是一部国家历史。在克里姆林宫教堂广场的其中一座教堂里,密密地安放着留里克和罗曼洛夫王朝数十位君王的棺椁。帝王们的魂灵静静地躺在厚厚的黑色箱匣里,几百年来默默地经历着历史的风风雨雨、潮起潮落的万千变化。

宫内的宗教场所显示着皇权的无比神圣,而宫外的宗教建筑则体现着夺人心目的极度辉煌。

就在被称之为最美丽的红场与主宰人们生死的断头台之间,一座仿佛只有在童话世界中才能看见的绚丽建筑拔地而起,高耸如云。这座建成于16世纪的大教堂,被当年为庆祝自己战绩而下令建造的伊凡大帝视为独一无二的奇迹,甚至为了避免出现第二个相同的建筑,竟残忍地刺瞎了建筑师们的眼睛。传说后来一个苦行僧在此长年苦修,最后得道升天,人们便以他来命名了这个非凡的殿堂,而由九个“洋葱头”组成的顶盖,则成为了东正教教派的典型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圣徒瓦西里是幸运的,他的名字永远地连同这个“石头的神话”被人们诵念,而建筑师巴尔马和波斯特尼克是悲哀的,即使他们完美的塑造了一个奇迹,甚至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也几乎不曾为更多的人们记取。

所以,宗教的魔力可以使任何人神化,也可以使任何人万劫不复。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当他和他信仰的共产主义被布尔什维克神化的时候,风行千年的“东正教”也随着尼古拉二世沙皇被满门抄斩而万劫不复。在约瑟夫大叔执政的30年间,一个新的神像被完全树立起来,信仰耶稣的教堂和神职人员顷刻间在炸药的硝烟和“肃反”的运动中灰飞烟灭,个别幸存的宗教建筑也摇身一变成为博物馆或其他用途。这个现象被我国的文化大革命模仿得惟妙惟肖。

走在莫斯科的大街小巷,和西欧国家的城市比较起来,教堂建筑还是出奇的少。尽管现代俄罗斯的“国父”叶利钦给人民带回了三色旗和东正教,但正像笔者上一篇文章所提及的“自由给曾经不自由的人民带来的信仰危机”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们远离宗教已历三代,就算年轻的人们走进教堂,在祷告的静默和唱诗的表达里,究竟还有多少如他们祖辈发自灵魂深处的虔诚,我们不得而知。

七十多年的伤口也许不是短短二十年可以弥合的,而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重新树立在几十年信仰与宗教的时空错位之后似乎还得假以时日。

相关文章关键词

《信仰与宗教的时空错位(俄乡心旅之二)》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