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亦峻亦峭观音山

亦峻亦峭观音山

2013-10-19 01:10 作者:冬眠春雪 阅读量:30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观音山不是东莞最高的山,但也许是东莞最著名的山。观音山峰峦叠嶂,十多个主峰簇拥环绕、竞相峥嵘,常年云雾缭绕,景色变幻莫测,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为观音山添设了无数自然景观。在群峰耸峙中,巨大的观音塑像屹立于峰顶,远远望去,如同普陀仙境,瑞云缭绕,吸引无数朝圣者虔诚向往,顶礼膜拜。

险峻也许是观音山最引人瞩目的特征之一。较为壮观的是落差380米、逶迤跌岩36级的仙泉瀑布,以及3999级曲径的“佛缘路”、林海松涛的“森林浴”等,引人无数游人竞折腰。从山脚望去,山间盘旋的公路,又恰似一条洁白的缎带从天而降。绿的树,红的叶,白的云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七彩的水墨屏风,笔立地在眼前徐徐展开。在山腰回望樟木头镇,各色建筑星罗棋布,翠绿的远山宛如一个巨大的摇篮,将整个城镇、村庄和田野紧紧拥抱着,呈现出安乐、祥和、兴旺的景象。樟木头是东莞市唯一的纯客家古镇,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客家麒麟舞艺术有近500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民间艺术麒麟之乡”。改革开放以来,客家民风与敢为人先的精神合二为一,该地充分利用地理环境优势,积极吸引香港、澳门、台湾等企业前来开发、投资和创业,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商业蓬勃发展,以优美的居住创业环境吸引了近15万港人前来购房安居,被誉为“小香港”。十八平方公里的观音山,见证了多少传奇,抒写了多少感慨。此间矗立一块标牌,上书佛语:“莫错过,信步行将去;放下箸,世事皆眼前”。旁边一条小径,由石级和人工斧凿而成,缠绵于密林之间,影影绰绰,显得特别幽深、静谧。枝藤蔓蔓,古木扶疏,斑驳的阳光从灌木丛的罅隙中透射出一束束光柱,伴随着小鸟的啁啾,山林显得格外地寂静和清凉。

峭拔是观音山另一个引人入胜之处。拐过一个又一个“Z”形山路,力竭心疲之时,猛然间,眼前豁然开朗,这里就是有名的“仙人台”了。既是神仙落脚之处,可见此处之陡峭。朝对面望去,高耸的观音山顶峰相距不过百米,中间横亘一条深约五六十米的沟壑,除非长就一对翅膀,否则唯有下到崖底,再努力攀爬,方能到达主峰。俯瞰樟木头镇掩映的一片苍茫之中,几幢大楼的屋顶分外显眼,显示着繁华与希望。信步行来,仿佛万千荣辱皆成流云,能触摸的,只有眼前这一缕缕清风。继续向主峰攀登,长长的石路经人工斧凿,逾显坚固和宽阔;而陡坡与地面几成直角,不由得使人双腿发颤。小径浓荫参天蔽日,晨钟暮鼓与四周优雅景致融为一体,更加百转千回,令人目不暇接。

顶峰就是观音山广场。一尊巨大的观音塑像迎风矗立,十八个伴读书僮神态各异。游人到此,莫不虔诚默拜,心有所悟。“真观清净观,广大智能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面对着这无比庄严的塑像,我们真切地体会到观世音菩萨如大海般广大无际的心量,自己的心胸也似乎渐渐宽广起来。傍晚,金色光辉普照大地,万丈霞光把整个观音山笼罩得格外绚烂夺目。“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在峰顶,遥望远处村镇星星点点,近处“云间树色树树满,竹里泉生泉泉明”,大有“四面湖山来眼底,万顷碧峰颂古今”景象。心旷神怡之余,不由得感慨,观音山,不愧为游人心中的山,亦峻亦峭之山!

相关文章关键词

《亦峻亦峭观音山》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