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精华,独揽风骚
导读:古人经典的东西传承下来似乎都能成为文化,而文化传承下来就没有贵贱之分,百年烟云梅让多少风流人物成为曾经,梅用自己的才能将传奇变为传说。
电影能给我生活之外的东西,没有人可以在现实中找到真正理想中的自己!!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前天在书店看到《看电影》这本书,它依然是那么畅销,当然畅销无非是商业效应,跟很多无味的电影一样无非是商业市场兼娱乐性的文字,除了让人忘却现实没有任何对读者有意义的东西,汉字在大多商业家的手中不过是野心扩张的工具,金钱的玩偶!!
电影何以能融入真正的文化,体现民族的特质。《梅生六记》就是一个特例,安东尼奥尼说:“一部电影可能就是由我们内心的混浊中产生的,难处就在于把一切整理出秩序,而秩序恰恰要贯穿于整个文化。”《梅生六记》不仅仅对个体混浊进行整理更将时代和人文历史在线和传承。中国历史的认可下梅兰芳成为一代京剧大师,京剧之外的人们似乎总是不理解真正的京剧文化,尤其是年轻的一代不理解京剧究竟经典在何处,为何如此长久不衰!在京剧的世界里戏子将自身融入这个世界,让京剧再现那段文化和历史。像其他的那些肥皂剧一样我们盼望的是剧情的曲折和浪漫,但在《梅生六记》中如果你这样想那你就显得低俗,皓月当空之下,梅的衔杯,卧鱼,醉步,扇子舞,眼角舒展,总之“人见玉兔早东升”的感觉,不能说感觉全来自于艳妆和秀貌,但梅的每个阶段表演都透露着社会文化气韵(蕴),韵,是说中国在世界潮流中有节奏的用自己的声音向其他的西方国家展示中国人的情趣,这种情趣绝对有高雅之风;蕴,是说那个时代所包含的各个阶层对文化的共同认可和品位!
古人经典的东西传承下来似乎都能成为文化,而文化传承下来就没有贵贱之分,百年烟云梅让多少风流人物成为曾经,梅用自己的才能将传奇变为传说。梅前世在舞台上的风采,后人将永远无法消受,在那个乱世的年代他将京剧再次引领入人们的生活,第一次舞台的处女作《穆柯寨》让他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十九岁的他轻拢慢捻抹复挑,那一指,多少人沉迷,多少人在乱世精神压力的痛苦中得以缓息,可以说中国的清文化在梅的舞台上再次发展至高潮,不免的可以将梅定义为当时的杰出革命家,毕竟文化也是具有反抗的武器!
在这个电子产品充斥的年代很少有人将京剧这种文化提起,尤其是青年一代,他们甚至不理解有些京剧为何将男子娘娘腔化,在舞台上抛眉送眼。有时文化是个历史的问题,当然只是我的看法,不论当时还是现在社会只认可少数能被追捧起来的人,而在男尊的旧社会女子很少有这样的机会!
所以京剧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历史再现而且是值得民族光耀的文化宝典!!
[男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