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底线

底线

2013-10-19 01:18 作者:凡夫 阅读量:32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城市的环境治理改善了城市面貌。为了发展经济,污染厂便向农村转移。招商引资在全国蓬勃发展,各式各样的工厂、建筑也如雨后春笋在农村拔地而起。在这一大潮中,农民的耕地受到了致命的冲击。有些地方政府,打着招商引资的旗号,廉价从农民手里征地,高价卖给开发商,从中获取高额利润。而在这些耕地上建起来的,有很大一部分是重污染厂,这就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破坏了农民的生存环境。

面对耕地每年数量递减的严重形势,早在2006年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18亿亩耕地是未来5年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多年来,不少地方政府无视这一要求,仍然我行我素。今年3月5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指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

把18亿亩定为不可逾越的“红线”,足见这个数字的神圣不可侵犯,足可以看出保住基本耕地的重要!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历来是某些官员的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凭着这一法宝,他们为所欲为,却能“政绩突出”,步步高升,功劳、荣誉应有尽有!

在好多地方,不经过国土资源部审批征用的耕地,在上面建成了污染厂,却要求农民在重新填写土地承包合同上,显示的仍然是耕地,土地亩数不变。也就是说,耕地上立着的是工厂,合同上种的是庄稼。这样,耕地被占用了,亩数并没有减少——多么高明的招数!照此做法,18亿亩底线是永远不会突破的,国土资源部便可以看着永远不变的18亿亩数字高枕无忧了!

我们知道,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面对我国耕地严重不足的严峻形势,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消除危害耕地及环境的因素,稳定和扩大耕地面积,维持和提高耕地的物质生产能力,预防和治理耕地的环境污染,是保证土地得以永续和合理使用,稳定农业基础地位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所以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保护耕地将是我国目前急需着力解决的一大重要问题。但是,要想真正保住“底线”不被突破,只能是花大力气,动点真格的;不要光靠走马观花的“检查”和查看那些虚报的数字。如果停留在只是形式的“重视”上,长此以往,怕是耕地用光了,人们只剩下守着一个“十八亿亩”空空的数字“底线”了!

相关文章关键词

《底线》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