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徜徉于艾尔米塔什的艺术之梦(俄乡心旅之六)

徜徉于艾尔米塔什的艺术之梦(俄乡心旅之六)

2013-10-17 14:04 作者:老邓 阅读量:47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艾尔米塔什”翻译过来似乎是“隐宫、幽居之地”的意思,最初专指彼得大帝独自居住在圣彼得堡早期的小木屋,后来几乎延伸到整个涅瓦河沿岸。以冬宫为中心的“艾尔米塔什”群从此不再隐幽,反而成为彰显艺术的豪华圣地。

300余万件艺术藏品,于我们这些凡人来讲,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过去一直把卢浮宫、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认为是全球收藏最丰品味最高的几大巨头,名气也如雷贯耳,却未曾想在这个仅仅300年历史,作为首都不到200年的年轻城市居然拥有着如此浩瀚的珍宝并毫无愧色地跻身在世界数一数二的行列,这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昔日沙皇居住的冬宫,是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中最为核心的一部分。尽管在早年的一场火灾中几乎化为灰烬,但在其后的短短15个月,又奇迹般的完好如初。宫殿的廊柱和雕塑,似乎有点久违的感觉,那是童年时代看的一部苏联十月革命的电影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赶跑了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而盘踞的地方,当大批持枪的工人冲进这个艺术殿堂时,记得还有为了表现无产阶级也有保护文物的意识,工人领袖叮嘱手下尽量不要随便开枪而用枪托的情节。

作为皇宫,冬宫及其附属艾尔米塔什的典型巴洛克风格可以完全成为建筑艺术的教科书。在门窗、廊柱、天棚、四壁与地板之间,无不弥漫着华丽和精致,并丝毫不逊色于曾经叹为观止的巴黎凡尔赛宫。

由于与美术的渊源,便特别流连于铺天盖地的绘画和雕塑的海洋,努力的分辨着那些曾经的大师们的真切的遗迹。仿佛是为了暗合这种建筑风格,冬宫几乎收齐了所有巴洛克代表人物的作品,从鲁本斯、委拉斯凯兹到伦勃朗,仅陈列出来的就有数十件赫赫有名的油画,甚至专门开辟了伦勃朗大厅,为人无比熟悉的伦氏代表作品《达娜亚》和《浪子回头》就在其中。

卢浮宫仅仅因为拥有一幅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就使得人们趋之若鹜,而在这里,达芬奇有两幅同样精彩的圣母像,加上拉斐尔有两幅绘画作品和米开朗基罗的一件雕塑作品,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三杰也能够在俄国沙皇的宫殿里齐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艾尔米塔什的今天应该归功于彼得大帝迁都圣彼得堡后一系列倡导文明的强制措施和亲自传位给自己妻子后引发的长达四代的女人执政时代。

来自德国的女孩索菲亚罢黜了自己刚刚即位皇帝的丈夫最后成为了叶卡捷琳娜大帝,在位30多年,把俄国带进了空前辉煌的时代,直至离世前还雄心勃勃的表示,如果可以再活20年,她可以征服整个世界。而最为重要的是,女沙皇们都有一颗酷爱艺术的心,于是,收藏成为了她们的嗜好,特别是这位德国血统的女皇,骨子里就浸透着德意志民族与生俱来的艺术细胞,如今的艾尔米塔什就是在她的手上已具备了相当的规模。

沿着叶卡捷琳娜大帝的足迹,我们还看到了从卡拉瓦乔、乔尔乔涅、提香、安格尔、戈雅到柯罗、德加、莫奈、雷诺阿、毕沙罗、塞尚、高更、梵高以至毕加索、马蒂斯的名作以及罗丹的著名雕塑《永远的春天》《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可见艺术收藏的力度成为了艾尔米塔什延续至今的伟大传统。

除却西方的绘画与雕塑,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在这里都有十分齐全的展示。据说当年以日俄为主的八国联军在中国紫禁城抢夺的不少宝贝也汇集在这里,但最终因为时间仓促,未能看到。还有当年奥登堡在敦煌盗走的大量壁画经卷残片,不知是否也在这里。

透过冬宫的华丽窗户向外望去,涅瓦河畔的风景尽收眼底。无论是尼古拉一世骑马塑像的威严,还是伊萨基辅大教堂穹窿的金光;无论是高高的海神灯塔,还是端坐的狮身人面像;无论是河面有海鸥飞过时游船中飘出俄罗斯手风琴的悠扬,还是列宾美术学院简朴的大门外风尘仆仆的金发女郎······一切都仿佛昭示着这个有水的城市艺术一般的灵魂在这个有着漫长的白天或黑夜里静静地沉淀着她逐渐堆积的历史底蕴。

相关文章关键词

《徜徉于艾尔米塔什的艺术之梦(俄乡心旅之六)》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