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暮年的归宿

暮年的归宿

2013-10-14 16:20 作者:苏宝大 阅读量:42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暮年的归宿

文/苏宝大

正月初九,我和四个姨表特地去看望了卧病在床的舅舅。

舅舅今年九十四岁高龄。他个子不高,但背有点驼。舅舅有四个女儿,没有男孩。二姑娘留在家中招婿,赡养我的舅舅。

从去年春天开始,舅舅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不能自理,吃饭要喂,大小便要拉,这是他目前最大的悲哀。俗话道:“病长无孝子。”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他的女儿女婿还需多久才能解脱。

那天的下午,我们到了那儿。看到舅舅孤单单地、躺在厨房的、隔着一道墙的、另一间的床上。看到他时,他睡得很香。舅舅的听力近几年越来越不好使。来到他的床前,我们使劲地喊他,他只是像个孩子一样,歪着个脑袋,用浑浊的眼睛打亮着我们,看了好一阵子,始终没能把我们这些外甥认出来。最后竟然冒出一句、我们做梦也想不到的:“你们跟这家是什么亲戚关系?”可想而知,舅舅已经把所有的人、都忘了一干二净。我坐在他的床边,看着他想:几个月前,听说舅舅突然病了,我去看他,他还能认出我来。没想到几个月的今天,会是这样的结果。

在我的童年印象中,舅舅年轻的时候很勇敢。舅舅在家是独子。四七年那年的大批参军,舅舅毅然响应号召,舍死忘生参了军。先在盐城的伍佑战役,后在淮海战役,再跨过鸭绿江,去抗美援朝。真的是从枪林弹雨中、死里逃生走过来的人。小时候我经常听舅舅讲打仗的故事。我长大了,才决定我也要去当兵的决心和信心。如今看着躺在床上的舅舅,真的难以想象。

一个星期后,我和我的三个弟兄,又去看望了同样卧病在床的姑夫。姑夫今年八十三岁。育有清一色的四个儿子。我小时候,记得姑夫家算是很穷的。在我的印象中,姑夫吃了一辈子的苦,起早贪黑干农活,没日没夜争钞票,又是当地的、地地道道的养猪能手。用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来描写我的姑夫,一点不夸张。由于早些年沉重的体力劳动和家庭的压力,过早地就累弯了姑夫的腰。经他的辛勤操持,分别给四个儿子每人建了三间砖瓦房,每个儿子都取到了媳妇,算是很成功的姑夫了。几年前,姑妈因车祸突然死亡,对他的打击很大。从此他单独生活,从此他衰老很快。

是去年底,由于姑夫下地不小心,摔倒而卧床不起,这才到了他二儿子的家。到了那里才听说,每个儿子轮流十天照料姑夫。那天,我们来到他二儿子的家,首先是他家的大门紧闭。由于我们来时,事先并没有通知,才会出现这样的闭门羹。我们站在二老表的门前,先用手机进行联络,原来二老表在离家几十公里外的地方做生意。得知我们来后,说一个小时左右赶回来,让我们等着,我们不得不站在门外。没想到我们站在门外时,听到我的姑夫从二老表的厨房里、传出来的几声咳嗽声。我透过老表的、厨房玻璃窗户向内看,看到的是同样的姑夫一个人,孤单单地卷缩在床上,抽着香烟。原来二老表的大门是虚掩着的。我们推门进去,走进老表的厨房,走进另一间,走到姑夫的跟前,就坐在他的床边。姑夫看到我们的到来,很高兴,像个孩子似的。我拉着姑夫的手,跟他寒暄起来。姑夫跟我的舅舅相比,神志还算清醒。看了我们一会儿,就认出我们来了。只是我们兄弟的名字叫不出来。经我的提醒,总算知道我们的名字了。我知道我的四个老表都在外忙碌。后来我的二老表的媳妇、知道我们的到来,匆忙从麻将的桌上抽身回来,简单地招待了我们,又匆忙地回到了麻将桌上。我们陪姑夫聊了二个多钟头,买了些烟、酒给姑夫,再丢了几百元钱给他,我们回家了。

在回来的车上,我想到这两位躺在床上的、不一样的老人,却躺在同一个地方——厨房间。我想:等以后我也老了,我自家的、那间现在已经不用的厨房间,可能最终也将是我晚年的归宿,想想真的好可怕。

2013年3月24日

相关文章关键词

《暮年的归宿》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