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林人
一场还带着寒意的小雨过后,空气和外清新,人们看到了久违的蓝天、白云,阳光。正是周日,心情不错,想起家里的花都需要换土了,正好可以去郊外的山上挖一点回来。
路上果然人不少,大家都有春游的欲望了。停了一大段时间的工地也开始传出了隆隆的机械声,大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气势。
风和日丽,没觉得很久就到了山前。这里应该是燕山的末端,山势不大,可望里面望去,却也连绵不断。因为是近郊,很多市民都喜欢来这里散心,今天天气好,人也格外多,尤其那些老头,老太太,悠闲的度着步,结队上山。
山的前沿是当地农民的果园,多种了核桃和栗子,高大粗壮,都有几十年了,被人们踩的溜光的小路就从树下穿过,夏天树影婆娑,栗花飘香,很有意味,时下虽然还是一片萧索,但春雨过后,踏着去年的老叶,又微微有些早芽的山草,也心情大好吧。
过了果园,就是真正的山了,我是直接向这里来的,因为挖花土要找松树林,松树下的土,松软肥沃。上山的路开始见稀,人也少有了,我穿过荒芜的松林,尽量找茂密的地方,在几棵大松树下停下来,挖下几铲,果然松软深厚,上面覆盖了一层松针,真的好土。这时,忽然见一老者在几米处停下来,打个招呼,老人走过来,“挖花土啊,这土不错”“是啊,您是来锻炼的吗?怎么爬到这么高的地方”“算是锻炼,也是老看看你”。我一脸诧异。“现在天气干燥,容易发生火灾,我得盯着点”。原来如此。
于是我们攀谈起来。原以为老人是这里的专业护林人,却也不是,就是附近村的村民。“原来是有专门的护林人,现在没人管这事了,可是不看不行啊,每年都有大小的火灾,不看着这些树都会保不住”。老人说起了这树林的来历:原来这里并没有树,顽石成堆,30年前村里组织种树,用石头垒树坑,用水桶拎水浇树,这山慢慢绿了起来,来这里消闲的人也多起来了。“后来就没人栽树了,尤其这种松树,赚不了钱啊,你看看那边”老人指指不远处的山头,“都在开矿,那个赚钱啊”。
不知什么时候,上来一大群人,有的还扎着领带,看来应该是领导。他们东看西看,开始动手挖起了树。老人走去过拦着。“都和你们村长说好了,我们是市园林处的,这是我们副处长,挖几棵松树美化市中心公园”。老人没说什么,只是不断抚摸着就要被挖倒的松树,就如看着自己的孩子。“美化公园好啊,说明这树有造化,可以进市里了”老人说着。大家笑起来。“处长啊,你可好好把这树栽活了啊,不容易啊,有三十年了”“还有,处长啊,咱们能不能想法在这山上栽点小树,这里的树可越来越少了啊”,老人絮絮叨叨说着。“好的,好的,会研究,会研究”,那领导模样的人应和着。
一棵棵的树被圈上记号,有人开始挖,那群人继续往山上走去。老人茫然的站在那里,一直抚摸着那株大松树,“树是好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