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印象之二:沿途风光
25日清晨5:30,天色微明,向车窗外看去,视线还很模糊。列车员大声提醒大家道:“到高台了,车到高台了,有下车的旅客准备下车。”
高台?一个很熟悉的名字。当年秦基伟上将蒙难的地方,电影《惊沙》故事的发源地,真没想到今天一醒来就听到了这个熟悉的名字!如果不是在火车上,我很想到高台县城去看看,因为我曾看到过一篇报道,说高台县为当年的战斗建立了纪念碑,还有纪念馆,说不定看看会了解很多知识的。
不等我有更多的遐想,转眼间东方的天边已经曙光出现,紧接着便朝霞漫天,接着又一轮红日耀眼地蓬勃而出,天亮了。
简单洗漱之后吃了点东西,精神好了许多,我有时间和精力欣赏车外的景色了。一直以来,谈到酒泉、嘉峪关给我的概念就是黄沙漫漫,飞尘遮天,其实那是一种偏见。原来这里的天很蓝,几乎没什么污染,阳光因此就特别强烈。地上也不是什么黄沙,植被还是可以的,蓬草、蒿草很多,生长条件好些的地方玉米、小麦等庄稼长得很起劲,我甚至还竟然看到了有些地里种着蔬菜,这让我开始颠覆以前对这个地方的认识了。
在列车的西面,是高高的祁连山。仔细观看时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景象,有些山顶上是白色的,稍下边是青黛色,再下边是红色,再下边又是青黛色,然后跟绿色的庄稼地相连。那么,那白色的是啥呢?
不知不觉中车到了酒泉,我心里一阵激动,因为到酒泉就离嘉峪关不远了,再过20分钟就到目的地了。
8点10分,列车准时到达嘉峪关车站。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出站口,很忐忑的在人群中搜寻看有没有酒钢集团的接待人员,到迎接队伍的最外边,一块醒目的制作精美的接待牌子在那打着,简单一说便有好几位年青的接待人员热情地接过了行李,然后带领大家到旁边集中,待旅客全部出来一清点人数,这一批加上送行家属共25人,正好坐够一车,我们便在单位接送车的帮助下向驻地走去。
接待人员中,有个充当导游的电信局的年青女性,在去往驻地的路上热情地介绍了嘉峪关城市的主要特点,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等常识。10几分钟后,车到了驻地:酒钢怡和公寓,俗称的大学生公寓。下车后令我吃惊的是这里的环境竟是这样的好:瓦蓝瓦蓝的天空艳阳高照,周边的高楼及其它景物十分敞亮,宽阔整洁的马路车来人往,高大簇新的住宅小区错落有致,尤其是儿子将要入住的公寓,时尚崭新。
进到宽敞明亮、装饰一新的接待大厅,我的心情立马好了起来,在这里所看到的,似乎跟意识中环境恶劣的戈壁滩没一点关联,我真的怀疑这里是否是传说中的那个嘉峪关!
待儿子排队办理完报到手续后,才9点多一些,工作人员带我们乘电梯上到7楼,打开房门我们怀疑是否安排错了:和儿子住在一起的另一位正好是他大学同宿舍的同学,我真佩服单位安排的细心、周到!两人的房间是一室一厅,带厨房、卫生间,还给每人各配了一张电脑桌,一张电视柜和一台电视机,房间里早布置好一副三人、两把单人的沙发。待铺好床,收拾好带来的衣物等东西后,我对儿子说了句:
“我看你不像来这工作的,更像度假来的!”